1982年加拿大法令

✍ dations ◷ 2025-07-19 04:51:32 #1982年加拿大法令

 《1982年加拿大法令》(英语:Canada Act 1982;法语:Loi de 1982 sur le Canada;1982 c. 11)是英国议会的一项法令,也是构成加拿大宪法的成文法则之一。它是应加拿大上议院及下议院的要求制定的,旨在将加拿大宪法本国化,结束英国议会修改加拿大宪法的权力。该法令还正式终结了《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规》中关于加拿大的“请求和同意”条文,根据这些条文,英国议会曾有权根据加拿大方面的要求通过适用于加拿大的法律。

该法令的附表B是《1982年宪法法令》的文本,以加拿大的两种官方语言(即英语及法语)。由于官方双语制的要求,加拿大法令本身的主体也在该法令的附表A中以法语译出。该法令由第3条申明,该法令法文版“在加拿大与英文版具有同等权威”。

加拿大作为独立省份联盟的现代政治历史始于《1867年英属北美法令》(在加拿大正式称为《1867年宪法法令》)。该法令将加拿大省(现为安大略省及魁北克省)与诺华斯高沙省及纽奔驰域省合并为大英帝国内的自治领。加拿大采用了威斯敏斯特制的政府及加拿大国会。加拿大总督在加拿大领土上代行英国君主的宪法职责。每个省都采用了类似的安排。

尽管有这样的自治权,英国仍然有权为加拿大立法,因此加拿大在法律上仍然是一个自治的英国自治领。《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规》限制了英国议会为加拿大立法的权力,只有在自治领要求且同意时才适用帝国法例。这使加拿大成为了一个法律上的主权国家。英国议会亦通过了 《1949年英属北美(第2号)法令》,赋予加拿大国会极大的宪法修订权力。

但是,根据当时加拿大的协议,根据威斯敏斯特法规第7(1)条,英国议会还保留了修订加拿大主要宪制法规(即《英属北美法令》)的权力。实际上,英国议会须通过法令才能对加拿大宪法进行某些修订。加拿大宪法本国化的延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并没有就所有省份,特别是魁北克省,都可以接受的修宪方式达成一致。

《1982年加拿大法令》是英国议会应加拿大上议院及下议院之请求而通过的,终止了英国修订加拿大宪法的权力并将该权力移交予加拿大联邦及省政府。在与省政府进行了毫无希望的谈判后,总理皮耶·杜鲁多宣布联邦政府将单方面由英国收回宪法修宪权。曼尼托巴省、纽芬兰省及魁北克省的回应是向省级上诉法院提出诉讼,质疑联邦政府向英国寻求单方面修订的权力。1981年9月,加拿大最高法院在《关于修订宪法的决议的转介(英语:Patriation Reference)》()中裁定省级同意在法律上没有必要,但在没有实质性同意的情况下这样做将违反长期以来的宪制惯例。皮耶·杜鲁多通过在第一部长会议期间的讨论及1981年11月其他微小的变化,同意增加一项限制适用《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的但书条款(英语:Section 33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notwithstanding clause),从而成功说服十分之九的省份同意加拿大宪法本国化。

在英国,44名国会议员投票反对该法令,其中包括24名保守党议员及16名工党议员,理由是担心加拿大过去对魁北克及原住民的亏待(庄·克里田在他的回忆录中直截了当地对此表示沮丧);总体而言,英国政府几乎没有反对通过该法令。然而,对玛格丽特·撒切尔政府文件之新研究表明,英国对将《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纳入《加拿大法令》表示严重关切。这种担忧部分源于英国由省级行动者处收到的抗议信,但也因为《宪章》破坏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在此之前,议会至高无上的原则一直是所有实行威斯敏斯特制的政府的核心特征。

透过《1982年加拿大法令》第2条,英国停止了对加拿大宪法的修订。现今加拿大修宪须根据《1982年宪法法令》第V部规定的各种修订程序。

《1982年加拿大法令》于3月29日在英国伦敦获得御准,但并未立即全面生效。加拿大《1982年宪法法令》于4月17日由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渥太华国会山庄宣布生效。该法令的公布标志着历届政府为将宪法本国化而经历的漫长过程及努力的结束。该法令的公布使新的修订方式生效,终止了英国议会在加拿大法律中的所有角色,并实施了《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

君主在加拿大的宪制权力及职分不受该法令的影响。然而,加拿大由此开始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拥有完全的主权,英王作为加拿大君主的职分与英王作为英国君主或任何其他英联邦王国君主的职分是分开的。与其他英联邦王国一样,加拿大维持以英王为虚位的国家元首,与英国共戴一君。各英联邦王国的君主职分虽不同,但法律上并不被视为不同的职位。

相关

  • 床母床母,为华人信奉的床之女神,闽南人称其为床母,广东人称之为床头婆婆。相传床母能保佑婴儿、幼儿平安顺利长大,故家有婴幼儿者均祭祀之,祭祀日期在每年的七夕。闽南人多以烧酒鸡(或
  • 赛洛新脱磷酸裸盖菇素是一种致幻性蘑菇生物碱,与磷酸化的裸盖菇素共见于多数迷幻蘑菇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类精神药品。其精神作用多变,一般作用时间在3-8小时。可由裸盖菇素
  • 布克科里·安东尼·布克(英语:Cory Anthony Booker;1969年4月27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自2013年成为新泽西州联邦参议院议员。布克出生于华盛顿特区,在新泽西州博根县的哈灵顿柏
  • 布拉瓦海岸布拉瓦海岸(Costa Brava)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东北部赫罗纳省的一段海岸线,从巴塞罗那东北60千米的布拉内斯(Blanes),到法国边境。由于它的自然美景,高端房地产在整个区域非常盛行。
  • SPDR富时麦格理环球基建100ETFSPDR富时麦格理环球基建100ETF(英语:SPDR FTSE/Macquarie Global Infrastructure 100 ETF)(NYSE:GII),现时由美国道富环球管理基金,其实是根据富时麦格理环球基建100指数走势作标准
  • 离核光桃离核光桃(学名: var. )为蔷薇科李属下的一个变种。
  • 埃瑞克·基达斯埃瑞克·基达斯(爱沙尼亚语:Erik Keedus,1990年4月27日-),爱沙尼亚篮球运动员,现在效力于VTB篮球联赛球队BC Kalev/Cramo。他也代表爱沙尼亚国家篮球队参赛。
  • 非裔美国人大迁徙非裔美国人大迁徙(英文:The Great Migr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s),又称北上大迁徙(Great Northward Migration)或者黑人大迁徙(Black Migration),是指1916年-1970年间约600万非裔美
  • 余三胜 余三胜(1802年-1866年),本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县人,为清中期重要的京剧演员,在清道光年间,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被称为“老生三杰”、“三鼎甲”。余三胜早年出生于湖北的汉调
  • 伊藤隼太伊藤隼太(日语:伊藤 隼太/いとう はやた ,1989年5月8日-)是一名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濑户市的棒球选手,司职外野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阪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