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角龙科
✍ dations ◷ 2025-07-18 14:34:33 #角龙科
角龙科(Ceratopsidae)属于头饰龙类,是一群多样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龙、戟龙、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种都为四足草食性恐龙,都拥有喙状嘴、颌部后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齿、以及延长的头盾与颈盾缘骨突。大部分角龙科化石都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上白垩纪地层,只有图兰角龙与中国角龙的化石发现于亚洲。角龙科可分为两亚科。角龙亚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共通特征为长、三角形的头盾,以及发展良好的两根眼窝部角状物。尖角龙亚科有发展良好的鼻角或鼻部突起物,头盾较短、较呈直角,以及头饰后方的延长针状物。角龙科的角状物与头盾显示出值得注意的变化,而且是辨别不同物种的主要方式。它们的用途并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用途是抵抗掠食者,但许多物种的头饰是相对易碎的;但更有可能是作为第二性征或物种内竞争用,如同现代的有蹄类。厚鼻龙与河神龙头颅骨上的巨大突起物,类似现代麝牛的突起物,显示它们可能以头互相碰撞。尖角龙亚科经常与少数其他物种一起以大量化石方式发现,显示这些动物可能是大量群居的动物。角龙科的恐龙由于头部巨大,因此导致体重非常的重,在同样的长度下,角龙科的恐龙体重远远超过蜥脚类、剑龙科、甲龙科和鸭嘴龙科。
相关
- 兔热病兔热病(拉丁语:Tularemia),又称野兔病(rabbit fever)、鹿蝇热(deer fly fever)、大原病(Ohara's fever)、法兰西斯氏病,一种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病原为土伦病法兰西斯氏
- Nasup+/sup3s12,8,1蒸气压第一:495.8 kJ·mol−1 第二:4562 kJ·mol−1 第三:6910.3 kJ·mol−1 (主条目:钠的同位素钠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Na,原子序为11,相对原子量为23。它是柔软且
- 巯基乙酸肉汤巯基乙酸肉汤是一种多用途、营养丰富的鉴别培养基。其主要作用是测试微生物对氧含量需求的高低。巯基乙酸酯钠在培养基中消耗氧气,从而使专性厌氧微生物得以生长。因为巯基乙
- 乙醇酸乙醇酸(glycolic acid (hydroacetic acid or hydroxyacetic acid)),别名2-羟基乙酸、羟基乙酸。结构式HOCH2COOH。纯品为无色无味易潮解结晶。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工业品常为7
- 乳痂乳痂(英语:Cradle cap),也称头皮乳痂、摇篮帽、婴儿或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头皮上的黄色的、斑点状、油腻的鳞状硬皮疹。它通常不会发痒,也不会影响婴儿健康。乳痂
- 底波拉底波拉(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国际儿童图书馆国际儿童图书馆(日语:国際子ども図書館,こくさいこどもとしょかん)位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上野恩赐公园内,为隶属于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国际儿童图书馆于2000年开馆,该建筑的前身
- 约翰·斯诺约翰·斯诺可以指以下几位人物:
- 开花植物传统分类方式:Anthophyta Magnoliophyta Cronquist, Takht. & W.Zimm., 1966被子植物(学名:Angiosperms),又名开花植物或有花植物。(以前的生物学分类称“被子植物门”,而现今被归
- 大大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七个(三划的则为第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大部归于三划部首。大部通常是从上、中、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