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生殉史
✍ dations ◷ 2025-07-19 07:35:09 #中国生殉史
人殉,又称生殉或活殉,是以活人陪葬,以继续服务死者亡魂,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人殉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的花厅北区中也有人祭人殉的墓葬,并疑似是受到了良渚文化习俗的影响。后来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齐家文化中都发现有殉人。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基址旁,有人骨埋葬形式不同于正常墓葬,其中有的人兽同穴,有的身首异处。殷人尚鬼,认为死后有知,很重视殉葬,故有着战俘或亲兵作为殉葬品的风气。洹水北岸武官村一带共发现了13座大墓,陵墓中发现有很多的殉葬人群,这些头骨中甚至有很多是高加索人种、爱斯基摩人种和马来人种。《西京杂记》卷六记载:“幽王(周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拔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纵横相藉,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虽然周王陵至今尚未被考古发现,但在西周时期的宝鸡茹家庄西周墓、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曲沃晋国墓地等多地和东周时期的曾侯乙墓、莒南大店莒国贵族墓葬等都发现过殉人。春秋、战国时期,人殉仍然存在,其中“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节葬(下)》)。例如曾侯乙墓中杀殉21个妻妾,河南固始“勾吴夫人墓”中杀殉17人。《七国考》卷十《田齐丧制》引刘向云: “昔威王卒 ,从死者七十二人。”从临淄齐国故城墓葬中发现的殉人数量和规模都并不小,例如临淄郎家庄殉人墓至少杀殉有26人,临淄辛店齐鲁乙烯厂大墓中光5号墓就杀殉40人。《礼记·檀弓下》记载,陈干昔临死时嘱咐让两个婢女殉葬。陈死后,其子说:“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秦会要订补》卷八“从死”条:“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春秋时期秦景公墓中杀殉有166人和20个人牲。秦献公元年(前384年)废止人殉(《秦会要订补》卷八“从死”条引《秦本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汉书》记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官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由于秦始皇陵尚未被挖掘,人殉具体数量不能确定,虽然文献上记载有数万人,但学者黄展岳估计有数千人。尽管汉高祖刘邦、汉宣帝刘询等都反对人殉,但汉代仍然存在人殉习俗,例如西汉南越王赵眜的陵墓中就发现有15具殉人,汉景帝墓则有着“万人陪葬坑”。《史记》和《汉书》记载同时期的匈奴盛行着成规模的人祭和人殉,但目前考古尚未证实,也有人认为匈奴只有最上层的贵族才能使用殉人,而这些贵族的墓葬并未被发现。三国时,吴将陈武战死,孙权下令以陈之爱妾殉葬,人责为“权仗计任术,以生从死,世祚之短,不亦宜乎!”成吉思汗死时,灵柩经过之处,所遇之人也“尽杀之”以殉葬,总共杀殉了两千多人。《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兀“蒙古大汗时,杀最良之马以供大汗来世之用,蒙兀没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2万人以上”。《元史》中可见到元代统治者褒奖民间自愿殉葬的行为,由于受程朱理学影响,尤其表彰妻妾为丈夫殉葬。毛奇龄《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明宫人殉葬之制”条:“明史后妃传,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宣宗崩,嫔何氏、赵氏、吴氏、焦氏、曹氏、徐氏、袁氏、诸氏、李氏、何氏皆从死。正统元年,皆追加赠谥。册文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此可见当时宫嫔殉葬之例也。景帝以郕薨,犹用其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否泰录载英宗临崩,召宪庙谓之曰: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焉。遂成定制。”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命令废除活人殉葬,《稗事汇编》记载:明英宗临崩时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明史·英宗后纪》评论他,“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当时“诸王”称努尔哈赤遗言令大福晋阿巴亥殉葬,“俟吾终,必令殉之”。(另说乃皇太极为剥夺多尔衮登基的可能而逼阿巴亥殉葬,同殉者还有皇太极的两位庶母阿济根和代因扎(有认为代因扎即塔因查)。康熙年间,御史朱斐上书清圣祖:“屠残民命,干造化之和。僭窃典礼,伤王制之巨。今日泥信幽明,惨忍伤生,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旨,禁止奴仆随主殉葬,明令彻底废除活人殉葬之习。
相关
- 秘书处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秘书处(英语: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法语:le Secrétariat des Nations unies)是联合国六个主要机构之一,与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 甲醇甲醇(英语:Methanol,或Methyl alcohol;分子式:CH3OH或MeOH)又称羟基甲烷、木醇(wood alcohol)与木精(wood spirits),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最简单的醇类。甲醇有“木醇”与“木精”之名,源
- 羧基.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能动性移动性(英语:motility,又称运动性、活动性)是生物学术语,意指能自发且独立地移动。此一名词可以应用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生命体上头。在细胞生物学和生医工程中,移动性通常是指细胞
- 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语: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是法国最大的政府研究机构,也是欧洲最大的基础科学机构。 2016年,它雇用了31,637名员工,其中包
- DNA聚合酶δDNA聚合酶δ(DNA polymerase delta)为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酶复合体,可进行DNA复制及修复。DNA聚合酶δ由四个次单元组成:POLD1(英语:POLD1)、POLD2(英语:POLD2)、POLD3(英语:POLD3),以及POL
- 隐性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英语:Three Joint Communiqués)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共同对外发表的三个外交声明的合称,包括了《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
- 跨性别恐惧症跨性别恐惧症(英语:Transphobia)简称恐跨症,是一系列对跨性别或变性人或对性别转换的负面态度,感受或行为。它和恐同症一样,来自佛洛伊德的同性恋恐惧的术语,较有疾病科学的意味。
- 环境史环境史,简而言之,就是由生态学的知识基础,探讨在历史时间的架构下,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与变迁。故环境史家在界定其研究内容时,都认为它不仅讨论人类本身的问题,还探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