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

✍ dations ◷ 2025-07-19 03:02:44 #天平
天平(英文:Balance)是物理学中一种利用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以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或确定作为质量函数的其他量值、参数或特性的仪器。普通标牌天平主要由立柱、横梁、吊挂系统、底座和制动装置组成。天平组成示意图立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用以支撑横梁。立柱下部装有分度牌,顶部装有托架,在天平不工作时支托横梁。在横梁中部装有一把中刀。天平工作时,中刀搁置在与升降杆顶端连接的刀承上,作为支点。中刀两边装有两把边刀,分别作为重点和力点,起承受和传递载荷的作用。中刀下横梁底面装有指针,指针上固定有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横梁重心位置的重心砣,它能起调整天平灵敏度的作用。天平是最原始的计重秤,是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装置,一般构造为一根直柱上支著一根横杆,而杆的两端则各悬挂着一个小盘。当进行测量重量时,其中一边的小盘放置被测量的物品,另一边则放置若干数量的砝码,使两端呈平衡状态,届时只要计算砝码的重量,便可得知该物品的重量。物理实验中的天平主要由左右两个托盘、指针、砝码和游码组成。使用时先进行调零操作,即使得当左右盘均不放置物体、游码为零时指针指向正中央。然后在左盘放上待测物体,在右盘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用镊子放置砝码,再微调游码,使指针保持对准正中央。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示数之和加上游码的示数。

相关

  • 尼夫赫语尼夫赫语(自族称呼:Нивхгу диф)或称吉利亚克语(此名称源自满语gilyak),是一种孤立语言,有时归类于古西伯利亚语,通行于外满州的亨滚河(黑龙江支流)、库页岛北部与黑龙江下游
  • 数学物理数学物理是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域,指应用特定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学的某些部分。对应的数学方法也叫数学物理方法。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许多数学理论是
  • 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法语:Indochine,英语:Indochina 或Indo-China),又译印度支那半岛,指亚洲东南部东临南海,西濒印度洋的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岛包括今日的缅甸、泰国
  • 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学名:Enterobacteriaceae)是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的一科,为格兰氏阴性菌中的一个类群,皆为杆菌。它们普遍存在于动物体肠道、水、土壤、寄生虫等。其中,大肠杆菌是被研究
  • 编码区基因的编码区(英语:Coding region),亦称为“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或“CDS”(Coding DNA Sequence),是指DNA或RNA中由外显子组成,编码蛋白质的部分。该区域的边界范围从靠近5′
  • 增塑剂塑化剂(英语: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塑胶添加剂)、混凝土、干壁材料、水泥、胶粘剂与石膏等等。同
  • 短道竞速滑冰短道速滑在1988年冬季奥运会首度成为表演项目,并在1992年冬季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 正式项目, (d) = 表演项目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相关
  • 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位于北纬60度和南纬60度。从极地高压带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南北纬60度附近与盛行西风相遇,形成锋面。相对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高空,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在
  • “第十期”寒武纪第十期(Cambrian "Stage 10")是寒武纪的第十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89.5–485.4百万年前。
  • 灰岩石灰岩(灰石)(CaCO3)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是以方解石(矿物)为主要成分的碳酸钙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生物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