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影业(英语:Star Film)是一家位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电影制作公司,由华裔商人杨永锡和华裔摄影师竺清贤于1940年创办,在1940年至1941年期间共计制作了5部黑白片,其中头两部是杨永锡的执导作品,后三部由中国导演吴村执导,另外有四部由拉登·阿里芬或沙伦担任编剧。这些电影为埃莉·尤娜拉等人的演艺生涯拉开序幕,但是如今很可能已经散佚。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星辰影业也随之解散,未能完成最后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
星辰影业由杨永锡和竺清贤创办,总部位于巴达维亚的普林森兰(今雅加达芒加勿刹(英语:Mangga Besar, Jakarta))。杨氏曾在1929年和纳尔逊·王(英语:Wong brothers)一起为电影《佐那特(英语:Si Tjonat)》担任监制,拥有制作电影的经验,之后在星辰重操故业。竺氏来自上海,是一名摄影师,负责为星辰拍摄电影。公司第一部作品《机智斗士伯王梭》在1941年4月上映,是一部为主演伯王梭量身定造的侦探片。伯王梭是印欧人(英语:Indo people),原名小路易斯·维克托·韦因哈梅尔,从事社会工作,很受华人社群欢迎,后来成为星辰的签约演员。结果这部电影在票房取得佳绩,为公司的扩张奠定基础。
之后,杨氏招揽拉登·阿里芬成为星辰的编剧。阿里芬以前当过记者,人脉广阔,因此星辰对他加入公司的消息大加吹捧,认为这是一次胜利。他只是为星辰完成了《八哥猴》一部作品,这部电影由杨永锡担任导演兼监制,故事改编自同名的巽他族传说(英语:Ciung Wanara),底本是M·A·萨尔门(M. A. Salmoen)在1938年改写,然后交由图书编译局出版的版本。包括喜剧演员S·瓦尔迪(英语:S Waldy)、后来的制片人埃莉·尤娜拉在内的多名演员之后继续为星辰效力,但是阿里芬对此并不满意,并选择离开公司。
此后杨氏继续扩展业务,并为星辰影业引入一张新面孔,他就是中国导演吴村。他为星辰执导的第一部作品《高利贷者(英语:Lintah Darat)》于《八哥猴》上映前开拍,讲述高利贷者撕裂家庭关系的故事,结果获得好评。星辰随即开拍的《伯王梭蒙冤记(英语:Pah Wongso Tersangka)》是《机智斗士伯王梭》的续集,同样由吴村执导,这部电影偏重喜剧,剧情的重心在于伯王梭、瓦尔迪和喜剧演员沙立普(Sarip)之间的互动。上述两部电影的剧本均由新加入的沙伦编写。
星辰下一部作品《作恶的父亲(英语:Ajah Berdosa)》在1941年上映,是沙伦在星辰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乡村人马迪曼因为迷恋“现代”女性,而在数年间失去一切的经历,广告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感人的故事”,结果同样得到好评。公司在1941年底开拍的《一千零一夜》()改编自同名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在题材上和同期一些本地电影大同小异。
到了1942年初,荷兰殖民政府担心日本会入侵殖民地,普通民众也有同样的担忧。1942年2月,电影杂志《世界舞台与电影》()报导称,当地部分制片商(包括正拍摄《一千零一夜》的星辰影业)计划迁离殖民地首府巴达维亚,另一些则计划停产。1942年3月,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星辰影业随即关闭,之后再也没有重新开张。
星辰影业在两年内制作了6部电影,全部都是黑白长片,在荷属东印度进行了大范围公映,也有报导指出,部分作品(如《机智斗士伯王梭》)曾经在英属马来亚、中国、新加坡等地上映。这些电影至少放映到1940年代后期,但如今很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