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骨

✍ dations ◷ 2025-10-02 00:18:09 #头颅骨
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颌骨。拥有头骨的动物称为有头动物。人类颅骨通常由22块骨头组成。除了下颌骨,骨头间系由骨缝连接,只允许微量的运动。8块骨头组成脑颅,容纳并保护整个脑部,包括大脑和脑干(即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14块骨头组成面颅(用于其他动物时亦称脏颅或咽颅),支撑面部并形成面部轮廓;颞骨包住中耳的6块听小骨;舌骨,功用为支撑咽喉,但通常不被认为是颅骨之一部分,因为其与其他骨头并没有任何关节连接。颅骨也包括副鼻腔,连接呼吸上皮细胞和大气管。副鼻腔实际功能不明,有认为可能是为了减轻颅骨重量同时不损害强度,或者为了加强声音共鸣。以象为例,副鼻腔非常宽阔。象的颅骨因为要附着颈和躯干的肌肉而非常巨大,但它的重量出乎意料得轻。较小的脑颅被宽阔的副鼻腔包围,减轻了重量。脑膜有三层,包围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它们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对于人类来说,颅骨的解剖位置是法兰克福平面,即眼眶下边缘和耳道上边界所处的水平平面。这个位置是主体直立且平视前方的位置。作为比较,研究其他灵长动物颅骨时也会使用法兰克福平面。但那并不代表是自然位置。骨头通常由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形成。面颅以及脑颅顶和两侧的骨头由膜内骨化形成,支撑大脑的骨头(枕骨、蝶骨、颞骨和筛骨)大多由软骨内骨化形成。脑颅由8块骨头组成:他们一同组成颅腔,整个脑部处于颅腔中。颅腔的顶部称为颅顶,颅顶前起眶上缘上方呈弓形隆起的眉弓,后抵上顶线和枕外隆凸,在两侧位置通过上颞线与颞区分界。颅顶的最前方(也就是额头的位置)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颅腔底部称为颅底,由于人脑与外界的绝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颅底部进行的,因此颅底有大量的开口,结构显得相当复杂。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筛板外侧颅前窝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额骨眶板构成,它同时又是额窦和筛窦的顶以及眶顶。(middle cranial fossa)形状如蝴蝶。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中间部分是蝶骨骨体,骨体中的空穴称为蝶窦,骨体上方垂体窝及垂体窝后方的骨隆统称蝶鞍,蝶鞍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垂体窝两侧与蝶窦仅相隔一薄骨层,大脑垂体位于此处。蝶鞍后方高起的鞍背两侧角称为后床突,蝶骨小翼后缘的内侧端也明显增厚,称为前床突。蝶鞍前方是视交叉沟,沟的两端同时也是垂体窝的外侧是视神经管,视神经从此处通向眶腔。视神经管外侧为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由此入眶。蝶鞍两侧有颈动脉沟、破裂孔、海绵窦、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颈动脉沟为一浅沟,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间的眶上裂。破裂孔则续于颈动脉管内口。海棉窦为一空腔,从眶上裂内侧延伸至颞骨岩部尖端。其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支、外展神经。海棉窦外侧壁内,又分别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入颅腔的通道。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大孔后方可看见称为横沟的浅沟,横沟前方是容纳小脑的小脑窝。横沟与另一条起自枕骨大孔的纵沟相交汇,交汇处形成称为枕内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横沟向上延续与颅顶内面的上矢状窦沟连接,向下通枕内嵴连接,两侧续于横窦沟后又转向前下方同乙状沟相连,止于枕骨大孔外侧的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内的乙状窦出颅后成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又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进出颅腔的通道。枕骨大孔前方斜面为斜坡。孔的前方外侧有供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在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为弓状隆起,而弓状隆起后方同时也是颞骨岩部后面开孔称为内耳门,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由此处通往颅腔。当从外部观察时,颅底又可分为前部和后部:面颅由14块骨头组成:大的部分 -5块眼部 -2块鼻部 -7块(舌骨也会被认为是面颅的一部分。)面颅的骨头形成了三个腔:包含了锤骨,砧骨及镫骨。颞颥孔是许多种羊膜动物在颞部的特征,有些动物会在颞骨有两侧对称的的孔,即为颞颥孔。依动物种类的不同,可能没有颞颥孔,也可能会有一对或二对颞颥孔,位置会在眶骨(英语:postorbital)及鳞骨(英语:squamosal)的上方或是下方。颞颥孔是否存在及其形态对于包括哺乳类在内的合弓纲动物分类非常重要。有二对颞颥孔的动物称为双孔亚纲,包括鸟类、鳄鱼、蜥蜴、蛇等,无孔亚纲是头上没有颞颥孔的动物,目前目前仅存龟鳖目,而合弓纲是只有一对颞颥孔的动物,包括类哺乳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河马头骨猫头骨,一个典型的肉食头骨河狸鼠头骨,一个典型的啮齿动物(rodent)牛头犬头骨沙鼠的头骨北方塘鹅的颅骨恐鹤的颅骨特暴龙头骨葬火龙头部骨骼特写

相关

  • 奇霉素奇霉素,通常以曲必星(Trobicin)为名贩售,系为一种用以治疗淋病感染症状的抗生素。投药方式是注射进肌肉以发挥药效。常见的副作用包含注射处疼痛、起疹子、恶心、发烧及出现睡
  • 生物膜生物膜(英语:Biological membrane)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它是一层封闭的、有分隔作用的膜,在生物体中担任选择透过性屏障。细胞膜是生物膜的一种,通常由磷脂双分子层组
  • 瑞利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OM,FRS(英语: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他与威廉·拉姆齐合作发现氩元素,并因此获得1904年诺贝
  • 海外领地属地(英语:Dependent Territory或Dependent Area或Dependency)是附属于主权国家之下,但拥有部分独立管治权力的地区。虽然没有完整主权,但是其政治地位异于管治国主体的其他领土,
  •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指的是物质内部由范德华力(又称作范德瓦耳斯力或分子间作用力)将分子结合起来的固体物质。晶体的内部由分子构成,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少数如Si等除外)、它们的化合物以及大
  • 符咒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也称符咒、符令、符文、符书、符术、符篆、符图、符纸、甲马、灵符。按《说文解字》:符者信也。按《云笈七签》:箓者指戒箓情性。符指书写于纸、帛上的笔画
  • 娅婿姻亲指基于婚姻关系而生之亲属型态,一方配偶与他方配偶之亲属间,因双方缔结婚姻后,成为相互具法律上亲属关系的情况。《中华民国民法》第969条规定,包括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
  • 费米–狄拉克统计费米-狄拉克统计(英语:Fermi–Dirac statistics),简称费米统计或 FD 统计,是统计力学中描述由大量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粒子分处不同量子态的统计规律。该统计
  • 国防军战争罪行德国政府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组织并下令进行了多项战争犯罪行为。二战当中,纳粹德国政府实行的种族屠杀导致六百万犹太人死亡。大屠杀为其中最为知名的例子,与此同时也有数
  • 副岛种臣副岛种臣(1828年10月17日-1905年1月31日)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获得勋一等(日语:勲等)、伯爵。号苍海、一一学人,也是有优秀作品的书法家。其父为佐贺藩藩校(日语:藩校)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