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奥尔科夫斯基

✍ dations ◷ 2025-10-02 12:47:40 #齐奥尔科夫斯基
康斯坦丁·埃杜阿尔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 Эдуардович Циолковский、波兰语:Konstanty Ciołkowski,1857年9月17日-1935年9月19日)是俄罗斯和苏联的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在莫斯科南部卡卢加郊外的木屋中度过的。他出生于莫斯科南部的梁赞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由于他幼年得过猩红热,听力不好,所以不能升学,在家中学习直到16岁,他在自学期间,每天去莫斯科图书馆读书,后来参加中学教师资格的考试,人们对他的数学才能惊叹不已,他笑着说:“书籍是我的老师!”后来他成为一位中学数学教员,直到1920年退休。齐奥尔科夫斯基研究了宇宙航行和火箭推动力的许多方面理论,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宇宙航行之父。1895年,他访问巴黎,受到新建成的艾菲尔铁塔启发,他是第一位提出天梯理论的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03年出版的《利用反作用力设施探索宇宙空间》,是第一部从理论上论证火箭作用的论文。齐奥尔科夫斯基计算了进入地球轨道的逃逸速度是8千米/秒,利用液氧和液氢做燃料的多级火箭可以达到这个速度。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出版了500多部关于宇宙航行的著作,包括一些科幻作品。他还设计了火箭控制方位的推进器,多级启动器,空间站和密封仓,以及提供氧气和食品的密封生态循环系统。但遗憾的是他的理论并没有能够在旧俄罗斯变为现实。他的著作影响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航天事业。齐奥尔科夫斯基当时也研究过大气中的飞行器,他的计算曾经取得和莱特兄弟同样的结果,但他没有能作出实际样品来。苏联火箭之父弗里德里希·灿德尔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推崇倍致,1924年在苏联成立了第一个宇航学会,8月23日选举齐奥尔科夫斯基为军事航空学院的第一位教授。苏联于1930年造出OR-1液体燃料推进的火箭,1933年造出OR-2型。192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宇宙航行》中提出多级火箭的设想。火箭推进计算的基本公式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他还相信哲学家尼古拉·费奥多罗夫提出的向外星殖民的想法,认为这能使人类永久存在下去。现在在卡卢加有一个以他命名的宇航博物馆;月球上有一个以他命名的环形山,有一个小行星(第1590号)也是以他命名的。火箭方程“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人类现在还软弱,但已经改造了地球表面。几百万年以后他们可以改变地球表面、海洋和大气。他们要像控制地球一样控制气候和太阳系。他们会穿越我们的星系,他们会到达其他太阳那里寻找新的能源来代替我们已经老化的太阳。”旋轮太空站

相关

  • 牙龈炎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是指一种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疾病,牙龈病病损范围限于牙龈,而不累计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牙龈病主要包括牙龈炎性损害和牙龈增生。牙龈病一般不侵犯
  • 奥托二世奥托二世(Otto II,955年—983年12月7日),东法兰克国王(961年—983年在位),罗马帝国皇帝(967年起与父亲共治)。皇帝奥托一世与伦巴第的阿德莱德之子。奥托二世在961年父皇尚在世时即已
  • 信号检测理论信号检测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为心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中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1966年,由心理学家大卫·马芬·葛琳(David Marvin Green)和约翰·
  • 长江br /文明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与黄河文明并列为汉文化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包括有江苏和上海大
  • 铀玻璃铀玻璃是含有铀元素的玻璃,一般以二氧化铀的形式在玻璃熔融前加入着色。添加铀的重量比例通常从痕量到约2%,但在20世纪初期也有铀含量高达25%的铀玻璃被制成。铀玻璃曾被制成餐
  • 西里尔蒙古文蒙古文字是蒙古人用来记录蒙古语的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使用过多种文字体系。室韦之蒙古部发迹于斡难河之时本来没有文字。1204年,成吉
  • 蝇虎科570属,详见内文蝇虎科或跳蛛科(学名:Salticidae),又名“虩”(读音同“隙”),是蜘蛛目的一科,也是蝇虎总科的唯一科。根据ITIS引用的2011年数据,本科之下有570个属。部分动物学家尝试将
  • 草酰琥珀酸草酰琥珀酸(英语:Oxalosuccinic acid)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种酶作用物。它被异柠檬酸脱氢酶生成。它的盐和酯被称为草酰琥珀酸盐。
  • 周语《国语》是中国国别史之祖,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穆王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三家灭智(前4
  • 陶孟和陶孟和(1887年11月5日-1960年4月17日),原名履恭,字孟和,以字行,天津人,祖籍浙江绍兴,社会学家。陶孟和幼时就读于教育家严修创办的中西学并重的“严氏家塾”(1904年改称私立敬业中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