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碳糖

✍ dations ◷ 2025-07-19 08:16:48 #六碳糖
己糖(英语:Hexose),又称为六碳糖,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糖,化学式为C6H12O6. 1位含有醛基的6碳糖称为己醛糖, 2位含有酮基的己糖称为己酮糖。己糖六个碳原子中有五个碳原子连上了羟基(-OH),余下的一个碳原子是属于一个醛基(-COH)或是酮基(-CO-)的。葡萄糖分子的1位碳是属于一个醛基的,所以葡萄糖是一种醛糖Aldose(ALDO=醛)。而果糖的2位碳则是属于一酮基的,因此果糖是一种酮糖Ketose。己糖中的醛基或酮基会与分子内的羟基反应,生成半缩醛或半缩酮环形结构。对葡萄糖来说,这个反应令1位碳透过一中间氧原子与5位碳原子产生连结,并生成一个由5颗碳原子及1颗氧原子组成的六边形环状(吡喃环)结构,这个结构被称为吡喃糖。而对果糖来说,这个反应令2位碳原子与5位碳原子经一颗氧原子连接起来,从而组成一由4颗碳原子和1颗氧原子组成的五边形(呋喃环)结构,这结构被称为呋喃糖。己糖的链形与环形结构的比例取决于分子结构及其他的条件。在环形结构中,葡萄糖有两种异构形态,而它们都可在自然界见到。ɑ-葡萄糖中1位碳的羟基位于环形的平面之下而β-葡萄糖中1位碳的羟基则位于环形的平面之上,这项参数十分影响多糖的构成。而环形的果糖也同样具有ɑ-和β-两种异构形态。己醛糖有四个手性中心, 有16种光学异构体(24)。根据5位的羟基的位置把己糖分为D/L构型。D-阿洛糖 (Allose)D-阿卓糖 (Altrose)D-葡萄糖 (Glucose)D-古洛糖 (Gulose)D-甘露糖(Mannose)D-伊杜糖 (Idose)D-半乳糖(Galactose)D-塔罗糖(Talose)除了D-阿卓糖,这些D型糖都是天然存在的糖。而L-阿卓糖已经被从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中分离出。1926年,己糖的半缩醛环式结构被发现,此型式己糖亦即吡喃糖。s.。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半缩醛环式结构如下:己酮糖有三个手性中心,因此有8个光学异构体(23)。据目前所知,其中仅有3个D型糖和1个L型糖是自然存在的。D-阿洛酮糖(Psicose)D-果糖(Fructose)D-山梨糖(Sorbose)D-塔格糖(Tagatose)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相关

  • SrS硫化锶,化学式为SrS,因其点燃是有亮红色火焰而用作烟火的添加剂,也可用于脱毛和夜光涂料的荧光粉。硫化锶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 Hsub2/subSsub2/subOsub3/sub硫代硫酸是一种硫含氧酸。如硫酸分子之中一个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即成硫代硫酸分子。硫代硫酸于水中会迅速分解,其分解产物视乎环境可包括硫、二氧化硫、硫化氢、多硫化氢、硫
  • 肯尼思·威尔森肯尼斯·格德斯·威耳孙(英语:Kenneth Geddes Wilson,1936年6月8日-2013年6月15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利用电脑研究粒子物理学的先驱。于1982年,他因为相变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萜类化合物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康方言康方言是藏语三大方言之一,又称康巴语,主要分布在康区。与卫藏方言相似,有声调。康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年)将其分成六个土语:其中卓尼土语和舟曲土语的使用
  • 鬼太郎《鬼太郎》是由有“妖怪博士”之称的已故日本漫画家水木茂创作的漫画,于1960年开始连载。一开始以标题为“墓场鬼太郎”,后来作者水木茂于1967年将其名称改名为“ゲゲゲの鬼太
  • 清稗类钞《清稗类钞》,笔记小说,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晚清遗老徐珂(1869年-1928年)编撰。徐珂,原名昌,字仲可,别署中可、仲玉,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清光绪间举人,曾任袁世凯幕僚,未几辞退。后任上海
  • 潘 菽潘菽(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又名潘有年,字水菽,江苏宜兴人,中国心理学家,教育家。189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7月13日,潘菽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的书香门第,潘菽6岁时开始在父
  • 亩是东亚的传统土地面积单位。在中国大陆,亩也是1959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中,停止使用市制后唯一保留的面积单位。现在市制定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约等
  • 物竞天择 (游戏)《物竞天择》(英语:Natural Selection)是电脑游戏《半条命》的一个模组,是少数融合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和即时战略游戏(RTS)的游戏。游戏制作者为Charlie "Flayra" Cleveland,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