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鸡排

✍ dations ◷ 2025-07-19 14:07:22 #香鸡排
香鸡排,或称炸鸡排、鸡排,是台湾常见的一种小吃,为炸鸡的一种,通常的做法是先以酱料腌渍鸡胸肉入味,再以面包粉、面粉浆或地瓜粉裹覆鸡胸肉下锅油炸,起锅后再洒上胡椒盐而成,绝大多数是将鸡排放入防油纸袋内食用,有的放入前会先切开。虽然类似做法的小吃,例如盐酥鸡以及其他肉食炸物,早已存在许久,然而炸鸡排在台湾还算比较年轻的小吃,一般认为大约是在1990年代末才自市面上出现,台湾农委会畜牧处在其2006台湾黄金鸡排嘉年华系列活动的新闻资料中,提到:“经农委会与黄金鸡排特搜小组追根溯源,找到黄金鸡排的开山始祖-郑姑妈鸡排的郑光荣先生”。香鸡排因为其特殊食用型态及多变化的口感,突破了以往肉食小吃的局限,所以炸鸡排已非单纯的肉食炸物,而在小吃界被赋与新的定位,后来更因为食用时颇具机动性及饱足感,迅速攻占大街小巷与各大夜市,成为台湾最普遍的小吃之一。虽然炸鸡排的历史不长,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及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断地推陈出新,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种类,口味方面从早期单纯地以洒上辣椒粉的多寡来区分大、中、小辣的辣味鸡排,慢慢变化出改以洒上五香粉、海苔粉、芥茉粉、葱粉,等粉状调味料的鸡排,以蜜汁腌渍或涂抹而成的蜜汁鸡排,包覆起士内馅的起士鸡排(或称日式鸡排);调理方法也出现了迥异于传统油炸的碳烤鸡排、焗烤鸡排;也有强调尺寸的超大鸡排、或有强调厚度为主、或改采鸡腿肉的鸡腿排、用科学面来取代传统面衣的科学面鸡排等。以及从原本一锅到底的油炸方式,衍生出利用高低温两个油炸锅的方式,来改善口感。先用高温油炸来封住鸡排的肉汁,再用低温油炸使其熟透。这样比较没有一锅到底的缺点,不是炸不熟,就是炸过头,没有肉汁,乾乾的难以入口。故一锅到底的炸鸡排,常变成面皮超厚,鸡排肉超薄,或是油炸时频繁取出,把面皮挖开看是否熟透。此外极少数的炸鸡排摊贩,会使用自鸡的皮下脂肪的鸡油来当炸油,缺点是成本较高,所以大部分的摊贩都不会这样做,但优点是鸡排与鸡油都是出自鸡身上,故鸡排可以更香,而不会有些微炸油的异味感。另外也有很多便当店店家纳入主菜部分作为鸡排饭便当。通常的做法是先以酱料腌渍鸡胸肉入味,再以面包粉或地瓜粉裹覆鸡胸肉下锅油炸,起锅后再洒上胡椒盐而成,绝大多数是将鸡排放入防油纸袋内食用。另外也有些店家会为了节省成本而将鸡胸肉事先敲一敲让肉看起来比较大块。而也有业者会裹比较多的粉,营造出比较厚的感觉。

相关

  • 圣多明哥圣多明各或圣多明戈(西班牙语:Santo Domingo),全名古斯曼的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 de Guzmán),当地汉语人士又称之为多京,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家特区内,为多米尼加的首都。圣多
  • 逻辑真理逻辑真理是逻辑系统中总是为真的述句,且将逻辑常项以外的东西解读为其他任何意义仍是为真。
  • 约翰·斯诺约翰·斯诺可以指以下几位人物:
  • 水母水母(Jellyfish,又名白鲊、.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
  • 环口动物门共生虫属(学名:Symbion)是一类微小的水生动物,于1995年由莱因哈特·克里斯滕森(英语:Reinhardt Kristensen)与彼得·方奇(英语:Peter Funch)发现,。是环口动物门(Cycliophora,又名微轮动
  • 染色单体染色单体(英语:Chromatid)又称染色分体,是染色体的一部分。两个染色单体叫作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了的染色体中的两条子染色体。每个染色单体是由一条脱氧核
  • min分又称作分钟,是时间的量度单位,符号为min。法语: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1 分钟 = 60 秒1 小时 = 60 分钟
  • 海豚科海豚科(学名:Delphinidae)是跟黑猩猩一样聪明的动物,许多杂技表演都有海豚。它还可以创造杂技,模仿人鼓掌的动作等。海豚科是鲸目中人类最了解、最喜爱、最聪明、种类最多的科。
  •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英语: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又称因特网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服务供应商,即指提供互联网存取服务的公司。通常大型的电讯公司都会兼
  • 丘奇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36年5月4日-1900年4月7日)是一位美国风景画家,他是托马斯·科尔的学生,也是第二代哈德逊河派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主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