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如季

✍ dations ◷ 2025-07-05 01:09:38 #余如季

余如季(1932年—2016年8月2日)出生于福建漳州,台湾摄影师。长年纪录居住地台中市的样貌变化,成为台中的影像活字典。

1946年,余如季因双亲过世前往台中投靠任职台中女中校长的大姐。 后来,他在因缘际会下接触到摄影,并开始透过各式各样的相机及录影机镜头记录台湾的演变。1953年,他开始在台中市政府工作。1960年代,他为台湾省运动会、汉光演习等活动拍摄纪录片,并由此开始其报导摄影职业生涯,成为多家报社及电视台的特约摄影记者。同时,他也耗时7年于台中市北屯国小附近观察并记录下白鹭鸶的生态;该作品后来被剪辑加入电影《白鹭人家》剧情中,并获得金马奖、亚洲影展等奖项及肯定。

余如季曾目睹绿川因其周遭摊贩脏乱不已,并因而发起活动呼吁大众及台中市政府重视该问题,又在台中市政府将摊贩迁至建国市场旧址后参与于河畔同心公园整建事务。此外,余如季曾获美国国务院邀请前往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参访活动,并在回程经过非洲时记录了当地农耕队的活动、在地生态及原住民的生活;后来,他以《木瑟心声》、《塘鹅篇》、《农耕队纪录》等名称发表相关作品并获得电视金钟奖。

相关

  •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 Museum)是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座大型博物馆,创立于1807年。 展出空间达到8700平方米,是世界级的重要博物馆之一。截至2006年,2000万件物品受到科学
  • 第一“日耳曼尼亚”军团第一“日耳曼尼亚”军团(拉丁语:Legio I Germannica,英语:First Legion Germanica)是一个罗马军团的名称。一般认为,它于公元前48年由盖乌斯·朱利乌斯·凯撒建立,用来对抗他的政敌
  • 高朱蒙东明圣太王(前59年-前19年),姓高(韩语:고),名朱蒙(韩语:주몽),亦作邹牟(韩语:추모)、众解、中牟、仲牟、或都慕,是传说中高句丽的开国国君。约前37年,在沸流水(今富尔江)畔之纥升骨城(又称卒本城
  • 毛唐毛唐(日语:けとう)是日本人对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差别用语。源自于日语,本来是指毛唐人,用来称呼毛发不同的人,即是外国人。《汉和词名》说:“毛,谓其发色不同;唐,谓
  • 刘宗耀刘宗耀(1918年6月-2018年4月27日),男,回族,天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 尼帕尼尼帕尼(Nipani),是印度卡纳塔克邦Belgaum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806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8061人,其中男性29191人,女性28870人;0—6岁人口6817人,其中男3616人,女3201人;识字率7
  • 流汗吧!健身少女单行本第一集封面《流汗吧!健身少女》(日语:ダンベル何キロ持てる?)是三肉必起·牙霸子原作、MAAM作画的日本漫画作品。2016年8月5日起在小学馆里Sunday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MangaONE(日语:MangaONE)、网络漫画平台里Sunday(日语:裏サンデー)连载中。2019年1月15日宣布制作电视动画,首播日期于同年7月3日至9月18日。旁白由玄田哲章担任。故事以单元剧为主,每一话会介绍一种健身方式、器材或建议的饮食方式。此外,该作品与原作者的另一部网络漫画《求道之拳(求道の拳)》和正在连载中
  • 皂荚属约12-16种,详见内文皂荚属(学名:),是苏木亚科下的一个属,全球约有12-16种物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及中部、非洲及南北美洲。中国大陆有6种2变种,分布在各省区,台湾有1种。皂荚属的模式种为美国皂荚。本属染色体数2n=28本属植物的木质多为坚硬而耐腐,可供制作器具及薪炭之用。荚果煎汁后可作为肥皂供洗濯之用。皂荚可供医药用途。皂荚属中包含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树干及枝条上具有单生或分枝的粗刺,侧芽叠生,无顶芽。叶为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或同一植株之上出现一回偶数及二回羽状复叶,常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叶轴及羽轴具
  • 埃米利亚诺·马丁内斯达米安·埃米利亚诺·马丁内斯(西班牙语:Damián Emiliano Martínez,1992年9月2日-),绰号迪布(Dibu),是一名阿根廷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是守门员,目前效力于英超球队阿斯顿维拉并担任副队长。代表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参加国际比赛。2022年帮助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并获得当届金手套奖。马丁内斯1992年9月2日于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出生,是家中次子。父亲是当地的足球运动员。他家境贫困,甚至曾三餐不继。马丁内斯于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出生,于独立竞技开始其职业生涯。16岁时,被邀请加入阿森纳U17
  • 伏龙观伏龙观位于岷江都江堰段离堆北端的最高处,奉祀中国战国时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川主信仰宫观建筑。该观始建于晋代,原为纪念青成隐士的范贤馆。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降服江中的孽龙,锁在离堆下的伏龙潭中。到北宋初年便改范贤馆为伏龙观,改祀李冰。现存的三重殿宇,均为清代重修。大殿奉李冰,后殿享二郎,与二王庙的布局相反。因此,伏龙观又称老王庙、李公庙。大殿奉有1974年在江心发现的李冰石刻雕像。石像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高2.9米,重4.5吨,胸前有题记和造像年月,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1980年7月7日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