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特里派
✍ dations ◷ 2025-10-09 14:11:20 #卡特里派
卡特里派(Catharism),又称为纯洁派(Cathari,又译迦他利,名称源自希腊文Katharoi,“清洁”的意思),是一个中世纪的基督教派别,受到摩尼教思想的影响,兴盛于12世纪与13世纪的西欧,主要分布在法国南部。由于该教派于1145年传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Albi)城,因此又称阿尔比派(法语:Albigeois,英语:Albigenses)。卡特里派原本起源于巴尔干半岛,大约于1145年传入阿尔比,其前身本来是罗马帝国晚期中的摩尼教。当时西方的摩尼教没有全然消失。因东西方世界的接触,包括东罗马帝国皇帝将保罗派与波各米勒派从保加利亚地区逐出,这两派就往西方传去,又因为十字军兴起,使在西方还未消失的摩尼教再度兴起,且与这些传入西方的派别融合,产生出卡特里派,影响延伸到的地方包括巴尔干半岛、北意大利及法国南部。11-12世纪左右,卡特里派盛行于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成为以法国为活动中心的派别。后来法国北部以及德意志也有它的踪迹,这新摩尼教的教徒就被称为"Cathari"——“纯洁者”的意思。1179年被教皇亚力山大三世宣布为异端。教皇英诺森三世曾经屡次想要同化卡特里派,但是最终还是失败。1209年,英诺森三世发起阿尔比十字军来进行武力镇压,讨伐整个法国南部的异端,一直到1229年──英诺森三世死后十三年,战争才结束。此次暴力镇压经历20年(1209-1229)。自此,中古世纪后期的卡特里派全被异端裁判所除灭,至14世纪末期,该派逐渐消失。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后,卡特里派信徒大为减少,经文手稿大多被焚毁,组织体系大伤元气,教中富有经验的教士所剩无几。此后,卡特里派的活动转入地下,活动范围主要在比利牛斯山脉一带,1310年,卡特里派在该地区的复兴运动领袖皮埃尔和雅克·奥蒂埃兄弟被捕后处以极刑。由于受到宗教裁判所的打击,意大利北部的卡特里派在13世纪60年代绝迹。1330年后,宗教裁判所的文献中关于卡尔里派的记载和出现次数微乎其微。卡特里派在朗科多地区最后一个“纯洁的精英”纪尧姆·贝利巴斯特在1321年被宗教裁判所施以火刑。卡特里派在十二世纪以及十三世纪于西欧相当活跃。此派怀有双重信仰,跟摩尼教及诺斯底主义有渊源关系,主张灵魂高于肉体的二元论。他们信仰两个神,一个是创造无形的精神世界的神,属于善神。一个是有形的物质世界的神,属于恶神。善神造灵魂,恶神造肉身,善与恶不断斗争。这两个神的观念与以前的摩尼教是一样的。卡特里派认为这恶神是圣经旧约时代的神,这恶神把人的灵魂囚禁在这属物质的尘世身体里,在这物质的世界里,死不是一种解脱,只是灵魂循环进入到另一个人或兽的身体里,卡特里派视一切的物质为恶,这世界是充满各种疾病、痛苦、情欲,所以这物质的世界当然是恶的。卡特里派不认为耶稣是神,只视之为最高的受造者,他们认为耶稣来到这世上就是要带离他们脱离这物质的世界,解放他们脱离这可悲的循环,启示他们得救的真理。而基督是赐生命的灵,他在这尘世中只是一个形相,基督不是为女人所生,所以没有人的成分,其肉身不具实体,所以既没有死亡,也无升天。甚至连圣灵也只是受造者,只是众灵(包括天使和人的灵魂)之首。卡特里派甚至认为当时的教牧界也是与世界同流合污,所以不是基督的代表,因此反对教阶制度和神职人员拥有财产,也不认为圣事具有效力。卡特里派主张不杀生,他们的信徒分为全徒与信徒两种,全徒必须要全体都遵守斋戒、节欲、不说谎、不发誓等条规。他们是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宁死也不放弃他们的信仰。一般的信徒在禁欲的清规上是不用遵守的,但是要完全尊重全徒,全徒的命令要完全的遵守。
相关
- 验光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验光师(英文:optometrist)视光是医疗行业
- 蛋白酶蛋白酶(英语:protease)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酶(酵素),它们能够分解蛋白质。分解方法是打断那些将氨基酸连结成多肽链的肽键。蛋白酶是重要的工业酶,占全球总酶销售量约六成,其中七成用于
- 自由语素在语言学上,所谓自由语素是指能够独立存在,无须附于其他语素或词根的语素,与此相对的是规范语素。在完全属于分析语的语言例如汉语中,由于语素最少为单词的形式,全部均能独立存在
- 甚低频甚低频(VLF, Very low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KHz到30 KHz的无线电波。VLF多数用作潜艇通讯、无线心跳频率检测器及地球物理学研究等。另外对于雪崩时的人命及财产搜索,VLF亦起
- 酸化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
- 拟南芥拟南芥(学名:Arabidopsis thaliana),又名阿拉伯芥、鼠耳芥、阿拉伯草,是一种原生于欧亚大陆的小型开花植物。拟南芥被认为是一种杂草;它是在路边和被扰动土地上被找到的。拟南芥
- 正立显微镜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Light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光学透镜产生影像放大效应的显微镜。由物体入射的光被至少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放大。首先物镜产生一个被放大
- 皮埃尔·莫佩尔蒂皮埃尔·路易·莫佩尔蒂(法语:Pierre 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1698年7月17日-1759年7月27日)是一位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是最先确定地球形状为近扁球形的科学家
- 蒸汽重整蒸汽重整(英语:steam reforming),也称作水蒸气转化、蒸汽重组,是一种从烃类燃料(如天然气)中生产氢、一氧化碳或其他产物的方法。该过程是在称为重整炉或重整器的装置中,令蒸汽在高
- 约翰·巴科斯约翰·华纳·巴科斯(英语:John Warner Backus,1924年12月3日-2007年3月17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是早期高阶语言(High-level Language)FORTRAN的发明小组组长。他提出了BNF(用来定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