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 (嘉庆进士)

✍ dations ◷ 2025-07-06 10:14:03 #1782年出生,1852年逝世,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进士,清朝安徽定远县知县,清朝大姚县知县,清朝易门县知县,清朝镇雄州知州,清朝巧家厅同知,清朝东川府知府,镇

李德生(1782年2月25日-1852年10月28日),字仲惠,号培阶,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李营人,清朝政治人物,嘉庆乙卯进士。历官云南定远县、大姚县、易门县知县,镇雄州知州加同知衔、巧家厅同知兼摄东川府、东川府知府。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乡试中举,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登进士,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门下,敕授文林郎,诰授朝议大夫。

道光十三年二月(1833年3月),吏部选派云南省定远县知县(民国三年改称牟定县至今),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五日(1833年9月28日)仲秋节到任,题其署衙大堂名曰:“与民相见”,楹联为:“早座堂,早结案,早完国稞,勤勤慎慎,从此地做去;不想钱,不生气,不纵家丁,安安祥祥,向其中讨来。”每次出门,不用威仪,仅一二仆人相随,路遇百姓争执,每置座而劝解之。勤政爱民,清廉奉公,无日不以兴利除弊为急务。裁减童生考试费用,捐增文龙书院津贴以发展教育;精简吏役剔除征税中间环节,替山区穷苦农民完税,减轻底层人民负担;积极响应林则徐禁烟运动,查禁地方罂粟;在深山密林形势险峻要道关隘处筑路建哨,维护地方治安,利于商贾行旅;建平成闸以兴修水利;逢农事节令必到乡间视察农民耕种丰欠,李德生有《午日赏农》诗一首:“寒烟连树子规啼,田野争趋雨一犁。人向忙中过节令,我乘霁后踏新泥。榴花结艳辉红陌,菖叶分光映绿畦。独恨此行忘载酒,慰伊力作遍招携。”明年政通人和,申请修《定远县志》,获云南布政使司批准,由李德生任纂修,于道光十五年冬成书。李德生在《定远县志》凡例中强调:“惟实实有关于此地民生大事始录之,恐其一字之诬诬全书,因理正之以成信志 。《定远县志》自天文、地理、山川、建制、暨学校风俗,靡不详载。类分三十六目,共成八卷,以卷领目,名目为志。详而不冗,简而不漏。采访节孝百三十人予以旌表,表彰贞节,维持风化。仓储一志,内容详备,防灾救灾,可见一斑。《定远县志》最早用文字记录了中国西南边疆彝族传统左脚舞等民族风俗;最早用文字记录了定远县铜矿生产和盐井生产。后人采之,即据为千秋之信史。

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大姚县知县三个月,时间虽短暂,但任事实心,行政干练,裁汰规费,减免童试卷价,夫人教姚民纺织,造福大姚百姓,姚民竟立长生禄位,禁弗能止,其政绩被道光《大姚县志》撰文永记。三个月后复任定远县知县,在任六年定远大治,立大功五次。

道光十八年(1838年)调任易门县知县加五级,纪录二十一次。初抵任时颇繁难,前任多名循吏皆因铜政被议,李德生有《易门即事诗》云:“宦迹蓬飞两鬓残,笵甑褚笠守儒寒。学为廉吏谈何易,博得循声称亦难。才短愧无新雨露,事忙懒换旧衣冠。何时闲散偿归志,平子台前把钓竿。”经过深入细致调查研究铜务(开采、冶炼、储运、销售)著《铜政论》 ,决心革除之前各级官吏诸多攘公肥私弊端,改进铜矿管理办法,铜产量增加。

道光二十年六月(1840年7月)升镇雄州知州(加一级),十月丙子(十月十三日;11月6日),又以办铜逾额加同知衔。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办铜有功升东川府知府。李德生以民生为执政首要,体恤民苦,仁政惠民,向上请准减免繁重矿税,捐置义地,使众多失业矿工得以复业,为惠尤巨,深受各族百姓爱戴。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东川府城垣坍塌,禀请重修,照前规模加高三尺,内皮改用方石扣砌,另用净土筑填牢实。垛口排墙,一律拆砌,添用新砖。石帽楼橹,炮台栅门,重新建造,较前坚固。城身高二丈一尺,周围垛口一千三百七十二个,李德生带头捐银并劝官绅士民富户捐银,共筹捐银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六两,并未报请帑。事俊题奏,蒙议叙在案。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三日(1847年2月27日),东川府巧家厅汤丹厂突发回汉百姓聚众持械斗殴伤毙案,史称“汤丹案”,李德生闻信,从一老奴,单骑走山径中,越两昼夜达难所,处置审理“汤丹案”强调:“同系赤子,但分良莠,不问汉回”。判别曲直,分清首从,只诛首犯,从者不问。调拨粮款对难民给粮筑屋予以救济,并拿自己的俸银安慰抚恤难民,民怨释然。受到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的高度赞赏:“汝之为官,可谓不负所学,亦不负吾所知矣!即如汤丹一案,谁能如是,肯如是,敢如是者!”林则徐亲书“太守第”匾额赠与李德生,深加奖励卓异列上考,李德生在东川府四续其任。

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年老请辞,朝廷未批准,且以助永昌军需功继续留任东川知府(道光三十年五月至十月任巧家厅同知兼摄东川府),咸丰二年九月十六日(公元1852年10月28日)以疾终于东川府官邸,享年七十一岁。

目前发现的李德生论著有:《定远县志》,《易门县志手稿》,《铜政论》,《重疏水城碑记》,《平成闸记》,《惠民仓碑记》,《裁革考试陋规碑记》,《配给新添哨兵银米记》,《北界呈请自立小户判词》,《捐给军犯口粮记》,《镇西楼二故官像》,《倒插山茶》,《僧天文》,《跃龙门》,《樟木树》等文;诗《开征》、《住莲城寺》、《由莲城寺回县》、《午日赏农》、《易门即事诗》等五首。

李德生所修撰云南《定远县志》被收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中,云南人民出版社已于2005年出版发行。《定远县志》抄稿本还被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方志丛刊,于2010年8月1日影印出版发行 。易门县历次修志都全文载李德生所著《铜政论》和《重疏水城碑记》。

河南《镇平县志》、云南《东川府志》、《定远县志》(牟定县志)、《易门县志》、《大姚县志》、《镇雄县志》、《巧家县志》、《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东川古代简史》,以循吏立传记载李德生的事迹。清代缙绅录集成(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一书对李德生在云南各地任职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林文忠公政书和林则徐集(奏稿、下)有李德生任东川府知府期间处置审理汤丹案的记载。道光朝实录157二十年十月丙子记载“以办铜逾额,加云南知州李德生同知衔”。

李进士墓,镇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公布,保护范围:以墓为中心东南西北四向各外延二十五米。咸丰四年(1854年)灵柩由三子李旸四子李晋护灵,从云南东川启程经水路回河南老家,所过州县均对灵柩刷漆一遍以示哀悼,长子李旭次子李晖陆路接灵。咸丰四年十月十九日(公元1854年11月8日)归殡西老坟祖茔。

李德生的墓茔已被镇平县人民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李德生云南为官二十载,由定远、大姚、易门、镇雄、巧家、至东川,每到一地都能整顿吏役,兴利除弊,发展生产,亲民惠民。《东川府志·循吏篇》记载:知府李德生,性仁爱,教民勤俭,捐置义地,厂欠有逃亡者禀请豁免,硐户子孙得以复业,为惠尤巨。李德生一身正气,慷慨捐助,病故后运送其灵柩回家乡的资费拮据不够,只能暂厝于江右人之乡堂,夫人先回原籍筹措资费,两年后(咸丰四年十月十九日;1854年11月8日)灵柩才运回故里安葬。光绪二年镇平县志编纂者及李德生传作者王翊运(举人出身、85岁)在撰写李德生墓碑文时万分感慨:“张恭人先归兄弟拮据归榇之资仍由原籍所措置......令人敬仰之余又为长太息唉,呜呼!音容虽隔模范匪遥。”李氏家族中流传,李德生在官场曾遇一赃官,那赃官讥讽李德生所穿马靴破旧,李德生当面回敬赃官:“帮破底子好”。直揭赃官的痛处,那赃官顿时面露尴尬无言以对,并怀恨在心伺机陷害报复。

相关

  • 红血球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也称为Biernacki反应,简称血沉,是指血红细胞在1小时内沉降的速率。红细胞沉降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血液学测试,是炎症反应的非特
  • FeFsub2/sub氟化亚铁,为铁的一种氟化物,其化学式为FeF2。氟化亚铁可以以无水形式或水合物态FeF2.4H2O(CAS 号 13940-89-1)存在。氟化亚铁具有TiO2金红石结构。
  • MatLabMATLAB是MATrix LABoratory(矩阵实验室)的缩写,是一款由美国The 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MATLAB是一种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
  • 苏联修正主义社会帝国主义(Social imperialism),意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帝国主义。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大力批判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与中国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分歧。中国领导人
  • 礼服礼服是指一些礼仪或正式场合所穿的服装,如喜服、丧服、祭服等。汉字文化圈传统中,狭义的礼服专指有一定形制规定、在国家礼仪场合中所穿的服装,一般只有皇室或贵族、官员穿着,如
  • 旅顺口旅顺口区,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原为旅大市下辖的旅顺市。面积50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116041。区人民政府驻水师营街道小南村。旅顺经济开发区在本区西部。该区
  • 白纹伊蚊亚洲虎蚊(学名:),也称做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属蚊科,其特征是有带白色条纹的腿及小而黑白色的身躯。它们来自东南亚,散布于马达加斯加往东到新几内亚,北至韩国的纬度地区。与埃及伊蚊
  • 甜点酒甜点酒(英语:Dessert wine),又称餐后甜酒、布丁酒(pudding wine)、甜酒(Sweet wine),是一种甜的葡萄酒,一般来说,是配合餐后的甜点饮用。对于甜点酒,欧洲各国定义各有不同。在英国,甜点酒
  • 爱德华·格林奈森爱德华·格林奈森(Eduard Grüneisen)(1877年5月26日 - 1949年4月5日)德国物理学家;以其姓名共同命名的方程:米-格林奈森状态方程。格林奈森生于吉比琛斯堔。格林奈森参数以其
  • 种子岛氏种子岛氏(日语:種子島氏/たねがしまし )是日本九州地区的一个氏族。根据种子岛氏的家谱,这个氏族是镰仓时代初期平清盛之孙平行盛的遗孤,被北条时政收为养子送入种子岛。初代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