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暗淡蓝点
✍ dations ◷ 2025-07-19 06:09:29 #暗淡蓝点
《暗淡蓝点》、《苍蓝小点》或是译为《淡蓝小点》(英语:Pale Blue Dot),是一张由旅行者1号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显示了地球悬浮在太阳系漆黑的背景中。亦由这张照片使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博士因而得到灵感,写成了《Pale Blue Dot》。在1990年2月14日,正当时旅行者1号太空船刚完成其首要任务之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出指令指示太空船向后看以拍摄它所探访过的行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终从这个动作中编译出60帧照片,辑成了一幅太阳系全家福。当中一张照片刚好把地球摄于镜内。地球在这张从40亿英里外(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状照片里的一个渺小“暗淡蓝点”来。照片使用了一台窄角度的相机于黄道之上32 °拍摄,并使用了蓝色、绿色和紫色的滤光镜。因为相对于阔角度相机来说,窄角度相机可用来拍摄在值得研究的地点上的一些微细特征。当中地球的大小只占整张照片的0.12像素。照片中的色彩条纹是阳光在镜头里产生的光斑所致。萨根说,从阿波罗8号任务里拍摄得到的著名地球上升(或称地出)照片,可看到整个地球从月球上方冒出,驱使人类退后一步看到地球其实只是这个浩瀚宇宙的一个角落。为了更加体现这一点,萨根说是他推动了让旅行者在这个太阳系边缘的优越位置拍摄一张地球的照片。而且太过靠近太阳的话会损害太空船上的光学镜头。旅行者亦曾替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拍了类似的照片,构成了一幅太阳系全家福。而水星因为太过接近太阳而没被拍摄,火星就因为太阳光线影响了太空船上的镜头而拍不到。在1996年5月11日的一个学位颁授典礼上,萨根博士透露了从这张照片得到的深层启示。而他的学生,现今的美国天文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也在其接续当初萨根《宇宙》的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中引用了这段话: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竞技场上一个小小的舞台。想那鲜血流淌成的河流,仍由那些帝王将相挥洒。所以他们的胜利与荣耀,可以让他们成为这样一颗小小点的某一区间上,瞬间而逝的主人。想想有些永无止境的残暴,竟然就发生在这个小点上某个角落里的一群人、与几乎分不出任何区别的同样这一个小点上的另一个角落的另一群人之间。他们之间的误解能有多频繁,他们之间想灭掉对方的愿望能有多迫切,他们之间互相的仇恨能有多炙烈。我们的故作深沉,我们想象出来的自我重要性,我们以为自己在宇宙里有什么特权的错觉,一直被这颗发着微弱蓝光的小点挑战着。我们的这颗星球,是一粒孤孤单单的微尘,被包裹在宇宙浩瀚的黑暗中。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在这一片浩瀚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救助会从别处而来帮助我们救赎自己。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唯一所知有生命居住的世界。没有其他地方——至少是在不远的未来里,可供我们这一物种移民。造访是可以的,但尚不能常驻。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为止只有地球是我们的立足之地。有人说,天文学是一门令人谦卑的、同时也是塑造性情的学问。也许没有什么能比从遥远太空拍摄到的我们微小世界的这张照片,更能展示人类的自负有多愚蠢。对我而言,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的责任所在:更和善的对待彼此,并维护和珍惜这颗暗蓝色的小点——这个我们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园。在艾伯特·高尔2006年的一套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也把这张“暗淡蓝点”照片置于片末。高尔以这张照片来强调停止全球暖化的迫切性,并改述了卡尔萨根博士的讯息:“这已是我们有的一切”。《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Pale Blue Dot: A Vision of the Human Future in Space)是一本出版于1994年由卡尔·萨根所著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本作品是《宇宙:个人的旅程》的续集,及萨根认真地从“暗淡蓝点”照片获得的启示所写成。书中萨根结合了不同的思想,以书籍出版当时已知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去描述有关人类处身于宇宙的位置。他亦详细阐述了他对未来人类的目光。在书的第一部分探讨了在过往历史里,一些认为地球及人类是独特的主张。萨根对地心说或者以地球为中心的想法续存作了两个主张:人类为自己的存在感到骄傲,及受到了异见者会遭受折磨的威胁,特别处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时代。但是,他亦承认(直至几百年前为止)用以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科学工具,不够准确去量度诸如视差等现象,才使得古代天文学家无法证明地心说是错误的。解释过当我们知道了原来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学会了谦卑之后,萨根就着手探讨整个太阳系。他首先解释了旅行者号计划,因为他本身是参与该计划的科学家之一。他形容了着手于远方行星的微弱光线时的困难,以及因两台太空船年老而困扰的技术上及电脑上的问题。他其后审视了每个主要行星及其卫星,包括土卫六、海卫一及天卫五,集中于在这些太阳系前方成员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萨根指出研究其他行星提供了了解地球的背景,以保护她免受环境灾害。他觉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罗计划完成后就撤消了人类前往月球的所有任务是一个短视的决定,纵然那是因为高昂成本以及对美国人民来说人气已大不如前。他说未来对太空的探索应该集中于如何保护地球。这本书于苏梅克-李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后一年出版,他以这件事突出了这些足以为地球带来持续性伤害的周期性陨石及彗星对地球的危险。他说我们需要一个政治上的决心,去追踪大型的外太空物体,否则我们需为赔上一切而冒险。他又指出为了拯救人类的进程,应该采纳太空移民及地球化。在书的末段,萨根夫人安·德鲁扬挑战读者试从书中的照片中挑一颗星球的点出来,并想像那里的居民同样以为这个宇宙是为他们而设的。她与她丈夫萨根一样认为人类并非如他们所想般那么重要。本书的第一版还包括了一个插图及照片列表,主要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相关
- 系统生物系统(Biological system),又称身体系统(Body system)、器官系统(Organ system),是生物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许多不同的器官共同组合而成,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作用。人体的系统是
- 奈特弗兰克·H·奈特(Frank H. Netter,1906年4月25日-1991年9月17日)是一位美国外科医生、著名医学插图画家。出生于曼哈顿。1989年出版《人体解剖图谱》(Atlas of Human Anatomy),该
- 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英语:Cytochrome c oxidase)是一种氧化还原酶,通用名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系统名称为“亚铁细胞色素-c:氧气氧化还原酶”(EC 1.9.3.1)。它是一种存在于细菌或线
- 勃朗峰勃朗峰(法语:Mont Blanc,意大利语:Monte Bianco,意为“白色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交界处。勃朗峰是西欧与欧盟境内的最高峰
- 墙壁之间《墙壁之间》(法语:Entre les murs),2008年法国电影,由洛宏·康铁导演。根据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贝戈多(法语:François Bégaudeau)的2006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说是根据作者在巴黎的内城
- 贝尔特·福格尔斯泰因贝尔特·福格尔斯泰因(英语:Bert Vogelstein,1949年6月2日-),美国癌症研究者、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是癌症基因组学领域的先驱,基于对大肠癌的研究,他于1988年提出一个
-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
- 妹喜妺喜(?-?),有施氏,又作妺嬉、末喜、末嬉,喜姓,有施氏国君之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宠妃。根据《国语》记载,桀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今湖北省恩施市)。有施氏国君献出牛羊、马匹、美女,还有
- 法尔茅斯法尔茅斯(英语:Falmouth)可能是指:
- 哈特谢普苏特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或Hatshepsowet;约前1508年-前1458年1月16日),或译哈特舍普苏特、赫雀瑟或哈塞普苏,在古埃及语的意思为“最高贵的女士”。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