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硼烷

✍ dations ◷ 2025-07-12 04:51:45 #硼烷

trihydridoboron

甲硼烷 ,又称 三氢化硼是化学式为BH3的无机化合物。它很不稳定,具有高反应性。羰基甲硼烷(BH3CO)的制备在探索甲硼烷的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可能存在甲硼烷分子。 但是,BH3分子是非常强的路易斯酸。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反应性,只能直接在流动系统中以连续产生的,短暂的产物形式观察到。甲硼烷也可以通过激光烧蚀的原子硼与氢的反应而直接观察到。

BH3中,硼原子为杂化,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D3h对称群,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预测相吻合。尽管B-H键是极性共价键,但其分子对称性抵消了偶极矩,使得偶极矩为0。B–H键的键长为119 pm。

在正常情况下,BH3会二聚成B2H6。甲硼烷是制备乙硼烷时的中间产物:

估计BH3的二聚标准焓为−170 kJ mol−1。 BH3 中的硼有 6 颗价电子。 因此,它是强路易斯酸,并与任何路易斯碱,也就是下方的L反应,形成加合物。

路易斯碱会把一对价电子捐给甲硼烷分子,形成一个共价配位键。 有一些化合物是热稳定的,不过容易被空气氧化。含有甲硫醚硼烷(英语:Borane dimethylsulfide)和四氢呋喃硼烷的溶液可商购获得,不过要在四氢呋喃硼烷中加入稳定剂,以防止THF氧化甲硼烷。 根据光谱和热化学数据估算的几种甲硼烷常见的加合物的稳定性序列如下:

BH3 是一种软酸 ,和硫原子加合所形成的化合物比和氧原子加合稳定。BH3 的水溶液极度不稳定。

BH3是乙硼烷反应时的中间活性体,可以合成更大的硼烷:

之后的过程会产生更大的硼烷,最终产物是 B10H14 作为受聚合物材料污染的最稳定物质,还有少量的 B20H26

硼烷氨,可以由其它甲硼烷加合物的置换反应获得。加热时,硼烷氨中的氢气流失,形成环硼氮烷,化学式(HBNH)3

甲硼烷的加合物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的硼氢化反应。在硼氢化反应中, BH3 被加入到烯烃的 C=C 双键并形成三烷基硼:

该反应是区域选择性的,可以使用其他硼烷衍生物来提供更高的区域选择性。 产物三烷基硼可以转化为有用的有机衍生物。使用大体积烯烃可以制备诸如2的物质,它们在更专业的应用中也是有用的试剂。 比四氢呋喃硼烷稳定的甲硫醚硼烷(英语:Borane dimethylsulfide)也能被使用。

硼氢化反应可以与氧化反应结合,形成硼氢化-氧化反应。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硼化合物中的硼烷基会被羟基取代。

甲硼烷(5)是甲硼烷的双氢配合物,化学式BH5 或 BH3(η2-H2).它只能在低温下存在。 甲硼烷(5)和甲钅翁离子(CH5+) 是等电子体。它是硼氢离子的共轭碱。

相关

  • 阿里达乌斯腓力三世(希腊语: Φίλιππος Αρριδαίος;约公元前359年-前317年12月25日),马其顿王国国王(前323年-前317年),是国王腓力二世与拉里萨的菲莉涅(据说是色萨利的一个舞者)所
  •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同名方约有4首,现选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
  • 阿迪格人阿迪格语属高加索语系阿布哈兹—阿迪格语族,亦称下切尔克斯语、卡赫语,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欧洲和东方的文献自中世纪起称他们为切尔克斯人。现代阿迪格人、卡巴尔达人和切尔
  • 圣殇《圣殇》(韩语:피에타,英语:Pieta)是由金基德导演的韩国电影,于2012年上映。它获得了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首部获得金狮奖的韩国电影。片名“Pietà”在意大利语中是“施
  • 证言法证言法,又称为名人证言法或代言,是一种普遍使用于广告及宣传的手法,让知名公众人物或一般民众利用书面或实际演说的方式,替特定事物证明或背书,借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证言法现在
  • 奥维克·阿布拉米扬奥维克·阿卡米·阿布拉米扬(亚美尼亚语:Հովիկ Արգամի Աբրահամյան;1958年1月24日-),是亚美尼亚的政治家,自2014年4月13日起接替季格兰·萨尔基相成为亚美尼亚
  • 客家习俗客家习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从中原移民时所带来的。在历史发展中,融合有一些土著少数民族的风俗。因客家人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缘文化。客家
  • 普罗德达图尔普罗德达图尔(Proddatur),是印度安得拉邦Cuddapah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6493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64932人,其中男性82826人,女性82106人;0—6岁人口19948人,其中男10098人,女9
  • 德米特里·格魯克夫斯基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格魯克夫斯基(俄语:Дми́т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лухо́вский,罗马化:Dmitriy Alekseevich Glukhovskiy,英语:Dmitry Alexeevi
  • 方令孺方令孺(1897年-1976年),安徽桐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散文作家和女诗人,上海市妇联副主席。方苞的后代。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