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道路管线暨资料中心

✍ dations ◷ 2025-07-07 19:47:37 #台北市道路管线暨资料中心

坐标:25°01′35.9″N 121°31′06.5″E / 25.026639°N 121.518472°E / 25.026639; 121.518472

柯文哲系列

Emblem of Taipei City.svg

柯P新政

柯P新政建设

柯文哲现象

争议

政党

歌曲

其它相关

台北市道路管线暨资料中心(简称台北市道路管线中心、道管中心、RPIC),是台北市政府工务局所属任务编组,由台北市政府工务局新建工程处主管,落实道路统一挖补。2015年7月1日由柯文哲市府成立。

相关

  • 克雷伯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学名:Klebsiell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属,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其中包括了人类感染症常见的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克雷伯氏菌属的命名,是纪念德
  • 穆勒保罗·赫尔曼·穆勒(德语:Paul Hermann Müller,1899年1月12日出生于瑞士索洛图恩州奥尔坦,1965年12月12日逝世于巴塞尔)是一位瑞士化学家。1939年秋,他发现了DDT的杀虫功效,因此在
  • 奥萨玛·本·拉登苏联-阿富汗战争 反恐战争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阿拉伯语: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拉丁转写: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
  • 白人至上主义庇隆主义 国家工团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 民族无政府主义 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纳粹党 前沿交叉 官方全国战线 第三位置组织 新力量 国际第三位置法西斯象征 新法西斯主义 新纳粹
  • 李贺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鬼”。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新唐书》有李贺小传,其生平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
  •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英语: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马太效应典
  • 牛得草牛得草(1933年-1999年),河南省开封市人,原名牛俊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与常香玉一样,牛得草在全中国范围内受到豫剧爱好者的喜爱。他技艺精湛,擅长丑角,唱腔诙谐幽默,自成流派。代表
  • 李白春李白春(16世纪-17世纪),字幼白,别号瑶圃,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民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白春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举人,次年(1616年)联捷进士,获授钱塘知县,得同乡顾秉谦引荐入朝,担任
  • 戴尔指数戴尔指数(英语:Theil Index)又称为泰尔指数,是一个衡量经济不平等的统计量。它也曾经用来衡量其他社会不平等现象,如种族隔离。戴尔指数主要是利用信息论中的资讯熵的概念导出的
  • 刘自椟刘自椟(1914年12月-2001年),号迟斋,署自读、自犊、自独、嵯峨山民,男,陕西三原人,中国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