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沃尔特

✍ dations ◷ 2025-07-11 00:28:09 #小沃尔特

小沃尔特(Little Walter),原名王理达(Marion Walter Jacobs),生于1925年,是美国蓝调口琴手、歌手和作曲家,被誉为“蓝调口琴之王”。他是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蓝调乐坛的重要人物,对现代口琴演奏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蓝调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口琴演奏家之一。

小沃尔特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阿莱姆尔县,成长于一个音乐丰富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会吹口琴的农夫,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小沃尔特的音乐之路奠定了基础。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吹口琴,并在当地的教堂和社区活动中表演。

后来,小沃尔特移居到了芝加哥,成为了当地蓝调乐团的一员。在那里,他迅速展现出了惊人的口琴技巧和独特的音乐才华,很快便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音乐风格融合了蓝调、爵士和摇滚等多种元素,独特而又富有感染力,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小沃尔特的成名作品之一是《吹在风中》(Blues with a Feeling),这首歌曲展现了他优美的口琴演奏和深情的歌唱,成为了蓝调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著名的歌曲,如《我的巴比是个巫师》(My Babe)、《坚持到底》(Just Keep Lovin' Her)、《南方爵士》(Southern Feeling)等,都成为了蓝调乐坛的经典之作。

然而,尽管小沃尔特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生活却并不顺遂。他饱受贫困和健康问题的困扰,加之他的性格古怪和暴躁,使得他的人生饱受波折。他曾多次因为酗酒和暴力事件被捕,并在1968年因为一起斗殴事件被刺死,年仅38岁。

然而,尽管小沃尔特的生命注定是短暂而坎坷的,但他的音乐却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作为蓝调乐坛的巨星,为口琴演奏开创了新的风格和技巧,对蓝调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唱,并被誉为蓝调音乐的经典之作,成为了无数后来者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相关

  • 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澳网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英语:Australian Open)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也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使用硬地作为场地。赛事由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和澳网官方委员会联合负责。澳
  • 土鸟土鸟(学名Sazavis)是白垩纪晚期的一种反鸟亚纲鸟类。它们可能与阿克西鸟及克孜勒库姆鸟有关。它们生存的地方为现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土鸟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就是S
  • 楠梓天后宫坐标:22°43′41″N 120°19′48″E / 22.727934°N 120.330054°E / 22.727934; 120.330054楠梓天后宫位于台湾高雄市楠梓区,旧称楠和宫,是“楠仔坑街”的重要庙宇,主祀妈祖。
  • 江秉颖江秉颖(英语:Chiang Rayleigh Ping-Ying,1970年6月1日-),出生于台湾桃园县,耳鼻喉科及睡眠医学专科医师。曾就读台北市建国中学,于台湾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获得医学硕士之学位,目前为
  • #现实高中《#现实高中》(英语:)是一部2017年美国校园喜剧片,由费南多·雷布里哈执导。电影主演包括内斯塔·玛丽·库珀、凯特·华许、约翰·迈克尔·希金斯。定于2017年9月8日在Netflix上
  • 迷失 (1997年电影)《迷失》(英语:Strays)1997年1月18日上映于美国的动作片。该片讲述了美国的一个毒品贩子在日久天长的萎靡生活之后厌恶了过去的这种生活,并且开始寻找新生活的历程。该片标志着
  • 川名站川名站(日语:川名駅/かわなえき  */?)是位于爱知县名古屋市昭和区广路通八丁目。为名古屋市营地铁鹤舞线的车站之一。车站编号为T13。为拥有2面2线之侧式月台之地下车站。
  • 2019年印度普尔瓦马袭击2019年印度普尔瓦马袭击发生在2019年2月14日,当日载有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安全部队人员的车队在查谟斯利那加国家高速公路(英语:Jammu Srinagar National Highway)上行驶时,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普尔瓦马县阿瓦恩蒂波拉附近的利法普勒(英语:Lethapora)遭遇汽车自杀式袭击,造成46名安保人员殉职,施袭者亦同告身亡,活跃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承认策划袭击。据印度媒体报道,该组织首脑马苏德·阿查尔过去多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于联合国动用否决权,否决将其列为国际恐怖
  • 巴萨德冲压发动机巴萨德冲压发动机(Bussard ramjet)是1960年代物理学家罗伯特·巴萨德(英语:Robert W. Bussard)(Robert W. Bussard)所构想的一种理论航天器推进设计,并因为在拉瑞·尼文(Larry Niven)所著系列丛书《已知宇宙》(Known Space)中被提及而广为所知。除此之外,此概念也曾在卡尔·萨根的科普电视系列剧《宇宙(英语:Cosmos: A Personal Voyage)》(Cosmos: A Personal Voyage)中被提及。这种推进器是一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