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俄语: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о́лохов,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出生于维约申斯克区顿河流域,苏联作家。连任多届苏共中央委员,当过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并两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
1922年,前往莫斯科,加入青年近卫军(英语:Young Guard (Soviet resistance)),隔年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伕斯卡娅结婚。并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4年他回到顿河开始创作,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就声誉鹊起,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在德国销售量甚至超过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年轻的肖洛霍夫跃昇世界级作家。1956年除夕至1957年元旦,在《真理报》连载《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以《静静的顿河》一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另一部长篇《新垦地》是《静静的顿河》的续作。
1999年,《静静的顿河》手稿被发现存于肖洛霍夫密友库达绍夫的远亲家中。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财政部筹款,以50万美元购得,俄罗斯文献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手稿确为肖洛霍夫手迹,目前珍藏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
1901年:普吕多姆 / 1902年:蒙森 / 1903年:比昂松 / 1904年:米斯特拉尔、埃切加赖 / 1905年:显克微支 / 1906年:卡尔杜齐 / 1907年:吉卜林 / 1908年:倭铿 / 1909年:拉格洛夫 / 1910年:海泽 / 1911年:梅特林克 / 1912年:霍普特曼 / 1913年:泰戈尔 / 1915年:罗曼·罗兰 / 1916年:海登斯坦 / 1917年:盖勒鲁普、蓬托皮丹 / 1919年:施皮特勒 / 1920年:汉姆生 / 1921年:佛朗士 / 1922年:贝纳文特 / 1923年:叶芝 / 1924年:雷蒙特 / 1925年:萧伯纳
1926年:黛莱达 / 1927年:柏格森 / 1928年:温塞特 / 1929年:托马斯·曼 / 1930年:刘易斯 / 1931年:卡尔费尔特 / 1932年:高尔斯华绥 / 1933年:蒲宁 / 1934年:皮兰德娄 / 1936年:奥尼尔 / 1937年:马丁·杜·加尔 / 1938年:赛珍珠 / 1939年:西兰帕 / 1944年:延森 / 1945年:米斯特拉尔 / 1946年:黑塞 / 1947年:纪德 / 1948年:艾略特 / 1949年:福克纳 / 1950年:罗素
1951年:拉格奎斯特 / 1952年:莫里亚克 / 1953年:丘吉尔 / 1954年:海明威 / 1955年:拉克斯内斯 / 1956年:希梅内斯 / 1957年:加缪 /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 / 1959年:夸西莫多 / 1960年:圣琼·佩斯 / 1961年:安德里奇 / 1962年:史坦贝克 / 1963年:塞菲里斯 / 1964年:萨特 / 1965年:肖洛霍夫 / 1966年:阿格农、萨克斯 / 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 / 1968年:川端康成 / 1969年:贝克特 / 1970年:索尔仁尼琴 / 1971年:聂鲁达 / 1972年:伯尔 / 1973年:怀特 / 1974年:雍松、马丁松 / 1975年:蒙塔莱
1976年:贝娄 /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 / 1978年:辛格 / 1979年:埃里蒂斯 / 1980年:米沃什 / 1981年:卡内蒂 / 1982年:马奎斯 / 1983年:戈尔丁 / 1984年:塞弗尔特 / 1985年:西蒙 / 1986年:索因卡 / 1987年:布罗茨基 / 1988年:马哈富兹 / 1989年:塞拉 / 1990年:帕斯 / 1991年:戈迪默 / 1992年:沃尔科特 / 1993年:莫里森 / 1994年:大江健三郎 / 1995年:希尼 / 1996年:辛波丝卡 / 1997年:福 / 1998年:萨拉马戈 / 1999年:格拉斯 /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奈波尔 / 2002年:凯尔泰斯 / 2003年:库切 / 2004年:耶利内克 / 2005年:品特 / 2006年:帕慕克 / 2007年:莱辛 / 2008年:勒克莱齐奥 / 2009年:米勒 / 2010年:略萨 / 2011年:特朗斯特罗默 / 2012年:莫言 / 2013年:芒罗 / 2014年:莫迪亚诺 / 2015年:亚历塞维奇 / 2016年:迪伦 / 2017年:石黑一雄 / 2018年:托卡尔丘克 / 2019年:汉德克 / 2020年:格吕克 / 2021年:古尔纳 / 2022年:埃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