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

✍ dations ◷ 2025-10-08 11:52:13 #妈妈手
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正式医学名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妈妈手,因瑞士外科医生弗里茨·狄奎凡(英语:Fritz de Quervain)于1895年详谈此症而得名。是控制拇指运动的两个腱周围腱鞘的腱鞘炎。狄奎凡氏症的症状包括手腕径向侧的疼痛、痉挛及压痛,手部偶尔有灼热的感觉,手腕靠拇指侧肿胀,手部发炎的部分无法握紧,症状一般会是渐渐加重。手指以及手腕的活动会让疼痛加剧,而且会扩展到手指或是前臂。目前还没有确定狄奎凡氏症的病因。一些指出狄奎凡氏症和职业风险因素可能有关的证据尚有争议。有一篇有关潜在危险因素文献的系统性回顾,没有发现和职业性风险有因果相关性的证据。不过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工作人口中,和狄奎凡氏症有关的个人因素及工作因素有常弯曲手腕、和弯曲有关的手腕运动,或是常要转动螺丝起子,这些的风险最高。有些人支持狄奎凡氏症属于重复使力伤害,他们认为拇指维持在外展(abduction)及伸直(extension)的姿势会诱发狄奎凡氏症。若工作者需快速的重复有关捏、抓,拉或推的工作,得到狄奎凡氏症的风险较高。一些特定活动也会提高狄奎凡氏症的风险,包括频繁的使用鼠标、轨迹球及打字,而玩保龄球、高尔夫球、飞蝇钓、弹钢琴、缝纫和针织也容易造成狄奎凡氏症。女性比男性容易罹患狄奎凡氏症,症状常出现在怀孕时及分娩后,可能原因包括体内激素的变化、液体潴留、也可能是因为手出力提升物品所造成,但这点争议较大。狄奎凡氏症是因为肌腱以及肌腱贯穿的滑膜鞘有非发炎的增厚所造成。二条肌腱分别是伸肌短肌(英语:extensor pollicis brevis)及拇长展肌(英语:abductor pollicis longus)的肌腱。这二个肌肉并排运作,使拇指移往远离手掌的方向;伸肌短肌使拇指径向向外伸出,拇长展肌使拇指向指尖方向伸出。这些肌腱是从前臂经过纤维骨隧道(第一间隔区,the first dorsal compartment)进入手掌。 对组织病理学标本的评估可以看出增厚和粘液样变性,和慢性退化的过程一致,和发炎的症状不同。刚当妈妈的女性身上也看到和狄奎凡氏症一样的病理症状。狄奎凡氏症的临床诊断会以病史及身体检查的资讯为基础,也会用X光片及病史资讯来排除骨折,关节炎或其他原因。芬可斯坦测验(英语:Finkelstein's test)是用在狄奎凡氏症诊断上的体体检查方式。检查时,检查者要抓住受试者拇指,并将手向尺骨侧偏斜。若桡骨远端(前臂手腕以下约1英寸)处有剧痛,可能就是狄奎凡氏症。芬可斯坦测验结果阳性是狄奎凡氏症的病征性(英语:pathognomonic)反应,不过若拇指底部有骨关节炎,芬可斯坦测验结果也会是阳性。在诊断时,需排除以下的疾病,鉴别诊断 如下:狄奎凡氏症治疗较多是以医学常规为主,较少科学数据基础,这点和其他肌肉骨骼类的疾病类似。在1985年首次提出此一疾病后,一直到1955年Jarrod Ismond才提出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方式,在这以前,手术似乎是唯一的治疗方式。McKenzie在1972年时提出应该以注射皮质类固醇为第一线治疗,若注射治疗不成功才接受手术,这也是后来普遍接受的作法。在2013年发表的系统性评论及元分析指出,皮质类固醇注射是对狄奎凡氏症保守性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约对50%的病患有效,不过还需要更多有关临床益处的研究。有关治疗有效性的数据相对较少,目前也还不确定在狄奎凡氏症的病程中是否会有帮助。姑息性治疗包括固定腕部,并且将拇指固定在指间关节位置的夹板,以及消炎药物或是对乙酰氨基酚。系统分析及元分析不支持夹板配合类固醇注射一起使用。假若病患第一间隔区的滑膜鞘可以纵向打开,手术可以减缓大部分的病情,其中最大的风险是可能影响桡骨感觉神经。有些物理治疗师及职能治疗师认为,狄奎凡氏症是因为提升重物时重复性的使用拇指而造成,有些活动会让病情恶化,而训练其他部分的肌肉,避免过度使用拇指会对病情有帮助,因此物理/职能治疗师会建议使用其他的提升重物方式。建议避免从事一些活动,并且进行一些肌肉强化的运动,训练其他部位,不会过度刺激拇指的肌腱。有些物理治疗师及职能治疗师会根据一些治疗方式可减轻炎症和疼痛并促进愈合的基本原理,将这些治疗方式和治疗性运动合并使用,其中包括有UST、短波热疗(SWD)及其他的深层热治疗,也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英语: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针灸、红外线疗法或是低能量静脉激光(英语:cold laser)治疗。不过此疾病在病理学下不是滑膜鞘的发炎性变化,发炎是因为摩擦产生的继发性症状。让病患减轻其继发性的发炎对真正的病因帮助不大,不过可能可以减轻疼痛,让病患比较可以进行一些有治疗性的运动。在注射药物或是进行手术前先进行物理治疗,可以减少病患的花费,也是治疗许多肌肉骨骼受伤的可行作法。黑莓拇指(BlackBerry thumb)是新词,是指因经常用拇指按PDA、智能手机或是其他移动设备造成的重复使力伤害。黑莓拇指得名于1999年出现的智能手机品牌BlackBerry,不过也存在其他的名称,例如Wiiitis(英语:Wiiitis)、Nintendinitis(英语:Nintendinitis),、PS拇指(Playstation thumb)、传讯息拇指(texting thumb)、手机拇指(cellphone thumb)、智能手机拇指(smartphone thumb)、Android拇指(Android thumb)及iPhone拇指(iPhone thumb)。黑莓拇指的症状包括姆指及手腕的疼痛,严重的话,会让有症状的手暂时无法施力,尤其是无法握东西。有关黑莓拇指的一个假想原因是拇指没有像其他手指一様的精细动作(英语:dexterity)能力,不适合高速的盲打,若勉强使用就容易出现问题。

相关

  • 时间生物学时间生物学(英语:chronobiology;字首来自希腊语chronos,指时间)又译生物钟学,广为人知的生理时钟。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现象,或曰这些现象的时间机
  • 台大医院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简称台大医院(英语: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是台湾一所公立医院,乃台湾第一所提供西式医疗服务的政府医疗机构,总院区位于台北市中山南
  • 圣安东尼奥圣安东尼奥(英语:San Antonio)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中南部,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排在休斯敦之后),同时也是美国人口第七多的城市。据2005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圣安东尼
  • 医病关系医患关系、医病关系(英文: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是指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在现代医学伦理的概念中,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赖合作之基础。大多数医生从实习开始,甚至是进入
  • 锌指结构锌指(英语:Zinc finger),又称锌手指,是一种小的蛋白质结构模体,其特征在于配合一个或多个锌离子(Zn2+)以稳定折叠。最初用来描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转录因子IIIA假说结构的手指状外观,
  • 氢气氢气是氢元素标准状况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物质,化学式为H2,由两个氢原子构成,又称分子氢。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于热气球中,但后来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氢气被逐渐替换为危险性较小的
  • 响尾蛇亚种响尾蛇属于响尾蛇属(学名Crotalus)及侏儒响尾蛇属(学名Sistrurus),是一种有毒的蛇。它们都属于蝮亚科这类有毒蛇的分类之下。现存已知约有50种响尾蛇及多个亚种。顾名思义它
  • 南斯拉夫内战1991–1992:  克罗地亚1991–1992: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 南斯拉夫人民军1992–1994:  克罗地亚1992–1994:1992–1994: 南联盟 塞族共和国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 南
  • 保卫细胞保卫细胞是一对由植物表皮细胞特化而来的细胞,保卫细胞通常两两成对,构成一个气孔。保卫细胞具有细胞核,也具有叶绿体,可以行光合作用。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的形状通常呈现为半
  • 郭子章郭子章(1543年1月29日-1618年8月7日),字相奎,号青螺,别号蠙衣生,江西泰和人,明朝重臣,文武兼资,集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地名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于一身。郭子章出生于泰和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