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格

✍ dations ◷ 2025-10-02 11:00:15 #乐曲形式

赋格是复音音乐的一种固定的创作形式,而不是一种曲式。

赋格的主要特点是相互模仿的声部以不同的音高,在不同的时间相继进入,按照对位法组织在一起。

赋格(英语:fugue,德语:Fuge,法语:fugue,意大利语:fuga)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拉丁语,原意是“追逐”和“飞翔”。赋格建立在模仿的对位基础上,从16世纪的经文歌和器乐里切尔卡中演变而成,一直到17世纪巴赫时代才达到顶峰。

赋格的主要结构是首先在一个声部上出现一个主题片段(Subject),然后在其他的声部上模仿这个片段(Subject),这时演奏主题的声部演奏与新的声部相对应的乐句,形成各个声部相互问答追逐的效果。

赋格通常没有引子。赋格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中间部(Modulatory Section)和再现部。各个声部在呈现部中用主调和属调将主题一一呈现一遍,然后各自展开成为不同的插部,最后在再现部里回到原来的主题上。

在赋格开始的地方,第一个声部进入时出现的短的旋律或乐句称为赋格主题,赋格主题不同于奏鸣曲式以及其他曲式的主题,赋格主题是短小的一句旋律,仅仅具有简单的线条,而不是像其他的主题那样可以有完整的和声。

第二个声部通常在高一个五度或者低一个四度的地方进入,即在属调上重复主题,称为答题(Answer);同时刚才的第一个声部演奏对位的旋律性伴奏声部,称为对题,对题也可以不出现,而仅有相对简单的伴奏。答题若完全相同地模仿主题,称为纯正答题(Real Answer);若否,则称为守调答题(Tonal Answer)。对题在赋格曲的进行中再次出现时保持不变者称为固定对题,伴随主题或答题的旋律经常改变者称为自由对题。

第三个声部进入,通常回到主调,即比第一个声部高或低八度,同时第二个声部继续演奏对题,第一个声部则相对自由。

主题,对题如此在主调和属调上循环。

下面是一首典型的四声部赋格的声部由高到低的图示:

                                                           高音      答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I)    \                                                            相差五度          主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             /                    答題 -對題 (聲部IV)       \                                                            相差八度                  主題 - 對題  (聲部III)             /                                                                          低音


待所有的声部呈示完毕之后,赋格的呈示部结束。

赋格曲的发展手法主要是主题进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构成的插句交替出现。

除了上述的观点,赋格的结构也可以看作类似于类似于奏鸣曲式,有前后两次呈示主题的呈示部和再现部,其间有发展,但是不同的是,赋格的发展比较短,一般仅仅为插句和主题的自由进入。插句是从主题发展出的其他的旋律,作为连接性的过渡,而赋格的再现部与呈示部使用相同的主题和对题,但是形成对位的手法经常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使得赋格的再现部分往往成为情感的高潮所在。

赋格当中也经常出现多个插句(Episode,也叫做间插段),每一次出现插句都引出主题的再一次相继进入(有时称为中间部),可能在不同的调上,不同的方式,这样的赋格就难以归入类似奏鸣曲的三段体,而应视为是前述的主题进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构成的插句交替出现。中间部开始时主题常在主调的平行调上进入,以与呈示部中的主题形成调式色彩的对比,其后可转入其他近系调。

赋格主题进入的形式可以比较自由,使用扩大、缩小、倒影、裂解等手法,主题也可以不完全地进入,作小的改动等等。而插句则起到连接的作用,保证和促进赋格的连贯流畅,插句的选择和主题进入的方式,都是衡量赋格的重要标准。

赋格的主题再现有时使用叫做密接合应(Stretto)的技巧,就是每一个声部进入的时候并不等待前一个声部完全结束,而出现同一个主题在多个声部上以一定的时间和音高差距叠置的现象,好像主题被自身从中间切入,这里由于大大增加的紧张感,往往就是赋格的高潮。

以下简单整理:

赋格通常按照声部的数目命名,两个声部的就称为二声部赋格,三个的称为三声部赋格,五个的就是五声部赋格。赋格具体的声部数量不定,少的只有两个声部,多的可以有七,八个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赋格有三个或四个声部。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主题的数目,单一主题的就称为单赋格或简单赋格。有两个主题的称为二重赋格,可以两个主题作为赋格的主题和对题同时进入,也可以两个主题分别呈示和发展,然后在再现的时候同时出现形成对位。依此类推,三个主题的赋格就称为三重赋格,如此等等。但实际上,四重赋格已经非常罕见了。

根据所使用的对位技法不同,还可以分为严格赋格曲和自由赋格曲。

赋格可以单独成曲,即赋格曲,也可以作为套曲的段落出现,还可以和前奏曲 (包括前奏曲,托卡塔,帕萨卡里亚等等) 一起,组成前奏曲与赋格的形式。

在大型乐曲当中,常常有赋格段出现,即有着赋格呈示部同样的主题在各个声部上不同音高和时间的相继的进入,但是不一定有插句和完整的发展和再现。赋格段常常作为主调音乐中奏鸣曲式的发展部,对奏鸣曲的主部和副部主题加以赋格手法的发展,而在赋格段的结尾回到原乐曲的主调风格。

另外有小赋格(fughetta),指那些发展较少,主题重复进入比较简单的赋格。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Op.87)

保罗.欣德米特 调性游戏

相关

  • 地方法院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哈马丹哈马丹(波斯语: همدان),西亚古城,古称埃克巴坦那(Ecbatana),伊朗哈马丹省省会,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人口550,284人(2005年)。根据亚述帝国的历史记载,哈马丹建成于约公元前1100年,但
  • 康有溥康有溥(1867年-1898年9月28日),字广仁,号幼博,又号大广,广东南海人,康有为之弟。参与戊戌变法,慈禧太后重夺权力后,因梁启超带病往北京应付官试,与他同行,因而被捕,和谭嗣同、杨锐、林旭
  • 偷窃狂窃盗癖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患者会有冲动去偷窃商店或私人住宅的东西,但偷来的东西既不是留用,也不是变卖现金,只是为了满足偷窃时的冲动
  • 武广高铁.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新兴技术列表新兴技术列表,泛指当科技日新月异,在未来可能实用化或对人类造成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
  • 西区剧院西区剧院(英语:West End theatre)是指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主流剧院,有时则是指在伦敦西区上演的戏剧。西区剧院与纽约百老汇剧院经常共同被看作是英语世界中最高水平的商业剧院代
  • 草酰乙酸脱羧酶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草酰乙酸脱羧酶(Oxaloacetate decarboxylase)使一种脱羧酶(英语:carboxy-lyases),可以将草酰乙酸转为丙酮酸。其酵素分类为EC 4.1.1.3.在部分细菌中,此酵素
  • 游颢游颢就读于国立台湾大学政治所博士班,曾任职于立法委员吴育仁国会办公室主任、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办公室主任,中国国民党南投县党代表,19全、20全中央委员。其家族世居南投县。
  • 萨曼·金萨曼·金 (英语:Zalman King,1941年5月23日-2012年2月3日)美国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和制作人,电影作品内容经常包括情色和性议题,执导与制作过的电影包括《爱你9周半》(,1986),《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