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

✍ dations ◷ 2025-07-21 08:12:19 #老司城
坐标:28°59′47″N 109°58′20″E / 28.99639°N 109.97222°E / 28.99639; 109.97222老司城遗址是一处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灵犀河畔的土司遗址。老司城最早建立于南宋时期,为永顺宣慰司数彭氏的百年的司治所在,其统治瓦解于自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明代后期土司的治所在迁移到了以北的颗砂地区,称作“新司城”,因而原址称被称作“老司城”。2001年老司城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5年老司城遗址作为“土司遗址”之一成功登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据清代《永顺县志》记载,土司彭福石宠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袭职后,迁治于灵溪之福石郡,即今老司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末代土司彭肇槐于次年迁回祖籍江西吉安。老司城从此废弃。1995年10~12月、1996年9月、1998年10~11月、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局及永顺县文物局先后四次对老司城及外围相关遗址进行调查与发掘,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建筑大多建于明代,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街道区、土司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功能区。宫殿区依山而建,形状略呈椭圆形,东北高、西南低,周长436米,总面积约14000平方米。考古发掘出土遗物有建筑材料和青花瓷等。参见: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
  • ECL细胞类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like cells),常简称ECL细胞(ECL cells)是一种胃黏膜(英语:gastric mucosa)上的神经分泌细胞,常分布于胃壁细胞附近。ECL细胞能分泌组织胺,辅助胃酸的分
  • 台湾艾滋病情况台湾于1984年12月发现首例艾滋病个案。1990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条例,2007年修正法令名称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传染防治及感染者权益保障条例,是防治艾滋病以
  • 玛娅·普丽谢斯卡娅玛娅·米哈伊洛芙娜·普丽谢斯卡娅(俄语:Ма́йя Миха́йловна Плисе́цкая,1925年11月20日-2015年5月2日),俄罗斯芭蕾舞者,师从伊丽莎薇特·盖尔德(Elizavet
  • 罗蕾莱罗蕾莱(德语:Loreley,又作Lorelei、Loreleï、Lore Lay、Lore-Ley、Lurley、Lurelei、Lurlei)是一座莱茵河中游东岸高132米的礁石,坐落在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境内。罗蕾莱礁石
  • 园田直园田直(そのだ すなお,1913年12月11日-1984年4月2日),日本政治家、外交家、陆军军人。出生于熊本县天草下岛。园田是熊本县议会议员的园田二三四的长子,中学毕业后进入大阪牙科专
  • 谷氧还蛋白结构 / ECOD1ykaA:17-81 1wikA:250-314 2cq9A:69-131 2flsA:69-131 1jhb :15-80 1b4qA:15-80 1kte :15-80 1nm3B:172-230 3grx :4-63 1ilbA:4-63 1
  • 教皇教宗(拉丁语:Papa),或译教皇(华语圈外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与部分教外人士目前仍沿用之),是罗马主教,同时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伯多禄宗徒之位
  • 排灯节排灯节(Dīpāvali;马拉地语:दिवाळी、Diwali;印地语:दिवाली、Diwali;泰米尔语:தீபாவளி、Deepavali),又译为万灯节、印度灯节,也称光明节,或者屠妖节,是一个五天的节
  • 快捷巴士快速公交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缩写为BRT),是一种以巴士为基础而发展成的大众运输系统。一个完整的巴士捷运系统应具有专门的设计、服务和基础设施,以提高系统的品质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