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古死亡蠕虫
✍ dations ◷ 2025-07-19 18:07:38 #蒙古死亡蠕虫
蒙古死亡蠕虫(英语:Mongolian Death Worm;当地语言称为:蒙古语:олгой-хорхой;olghoy-khorkhoy,意为“大肠虫”)被描述为一种常出没于沙漠中的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的蠕虫状生物;颜色通常为红色、长约5英尺(约1.5米),外形如同牛肠、头尾两端分布有尖刺。据说该种蠕虫可以向数英尺外的地方喷毒,还会放电,因此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伊凡·马克勒(英语:Ivan Mackerle)是一支捷克研究团队的领导人,曾针对这种蠕虫展开三次搜寻行动;在搜寻行动中尝试使用高性能炸药将这种蠕虫从沙漠中引出,但并未成功。2004年,他利用低空飞行拍摄戈壁沙漠,但仍无法让他成功拍摄到任何蠕虫存在的证据。蒙古死亡蠕虫的描述与形象来自塔佐蠕虫并受到1984年电影《 Dune 》(译沙丘魔堡或沙丘)的形象影响。《Q版特工》第21集:葬秘英国小说《哈比人历险记》里提及的一种生物“食地虫”(Wereworms)被怀疑可能受到蒙古死亡蠕虫传说的影响,因为在小说作者J·R·R·托尔金原来的草稿里提到了中国的戈壁沙漠。
相关
- 柏柏尔犹太人柏柏尔犹太人(Berber Jews),是生活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地区说柏柏尔语的犹太人分支,人口3,000~9,000人。他们的起源不明,其中一个说法是一些人是改信犹太教的柏柏尔部落后人(在罗马
- 面神经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主要掌管脸部表情及眼皮开闭。颜面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眼皮不能闭合、脸部肌肉瘫痪、口歪、味觉异常等症状。临床上颜面麻痹(歪斜)可简单分为:周边型及中枢
- 伦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Conrad Röntgen,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欣快欣快或欣快感(英语:Euphoria ,发音: /juːˈfɔəriə/,来源于古希腊语 εὐφορία)(词义与烦躁相反),在医学上把它当做一种精神和情感的状态。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兴高采烈、异
- 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是用来指正常生理性睡眠中非快速动眼睡眠的第三、四期睡眠阶段。由醒觉进入睡眠状态,是依下列次序进行:醒觉状态、第一睡眠期、第二睡眠期、第三睡眠期、第四睡眠期、
- 蔡其巩蔡其巩(193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祖籍福建泉州,中国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理
- 魏奉思魏奉思(1941年11月24日-),四川绵阳人,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1994年先
- 电流密度在电磁学里,电流密度(current density)是电荷流动的密度,即每单位截面面积电流量。电流密度是一种矢量,一般以符号 J
- 黏弹性黏弹性(英语:Viscoelasticity)是黏性和弹性的结合,亦即黏性流体与弹性固体的流动特性组合,一般认为粘性是液体的,弹性是固体的性质。两者都是表示各自的变形的容易度(难度)的,但其样
- 瓜实绦虫犬复孔绦虫(学名:Dipylidium caninum)也称为瓜实绦虫(英语:cucumber tapeworm)或复孔绦虫(英语:double-pore tapeworm),它寄生于犬、猫、狼、獾、狐的小肠中,是犬、猫常见的绦虫纲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