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介子

✍ dations ◷ 2025-10-03 14:01:47 #介子

B介子(英语:B meson)是一种含有反底夸克的介子。B介子可细分成四种,按介子中的另一种夸克而定:B+
含有上夸克,B0
含有下夸克,B0
s含有奇夸克,而B+
c则含有粲夸克。由于顶夸克的寿命实在太短,所以一般认为反底夸克不能与顶夸克生成介子。而底夸克与反底夸克这个组合不是B介子,是底夸克偶素,当中最有名的是Υ介子。

每一种B介子都有其对应的反粒子,内含底夸克及各种反夸克,分别为反上夸克(B−
)、反下夸克(B0
)、反奇夸克(B0
s)及反粲夸克(B−
c)。

中性的B介子(B0
及B0
s)能自发地变换成对应的反粒子,还能够再变换成原来的粒子。这个现象叫做味振荡。中性B介子振荡的存在,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一项基本预测。测量结果指出B0
B0
系统的振荡量约为0.496 ps−1,而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测量到B0
s–B0
s系统的Δms = 17.77±0.10(统计误差)±0.07(系统误差) ps−1。最早的B0
s–B0
s系统上下限值是由费米实验室的另一个项目DØ实验所估算的。

在2006年9月25日,费米实验室对外宣布说他们发现了之前由理论所预测的Bs介子振荡。根据实验室的新闻稿:

费米实验室之前就发现了底夸克(1977年)和顶夸克(1995年),这次在第二次运转的首项大发现延续了那里粒子发现的传统。但是令人惊奇的是,Bs的奇异变化竟然是由基本粒子与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所预测的。这次振荡变化的发现,因此又再一次证实了标准模型的能耐...

CDF物理学家之前就测量过Bs介子的物质-反物质变换率,当中包括了被强核力绑在反奇夸克上的重底夸克。现在他们已经达到了粒子物理学的发现标准,也就是说虚假观测的概率需在一千万分之五以下。而CDF结果的虚概概率比标准还要小,为一亿分之八(8/100,000,000)。

《芝加哥论坛报》的罗纳德·科图拉克(Ronald Kotulak)在文章中说这粒子很“奇怪”,并指出这介子与“反物质阴森领域”的已知相互作用,可能会“开启物理学新纪元的门”。

在2010年5月20日,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有报告指出,振荡衰变成物质的概率,比衰变成反物质的高1%,这个概率差可能解释到为什么可见宇宙中物质要比反物质要多很多。最近在LHCb有新的实验结果,他们的数据样本比费米实验室的大,然而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测相差无几。

相关

  •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克莱恩-莱文症候群(英语:Kleine-Levin syndrome,简称为KLS),又名睡美人症候群(英语:Sleeping Beauty syndrome),系一种不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征是持续的阵发过度嗜睡症及认知或情绪变化
  • 医生 (消歧义)医生指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医生还可以指:
  • 乙酰氯乙酰氯是乙酸衍生出的酰氯,分子式为CH3COCl,结构如右图所示。标准状态下,乙酰氯是无色澄清液体,在潮湿空气中发烟。乙酰氯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和氯化氢,因此乙酰氯不会存在于自然界
  • 拔丝拔丝是指将糖熬煮至一定的浓稠程度,将预先炸好的食材到入糖浆中,快速搅拌,使筷子挟起食材时可以拉出长长的糖丝,又称为“拉丝”,这种作法多用于甜点的制作。属鲁菜系,但亦有东北菜
  • 石油化工石油化学(Petrochemistry)是研究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石化过程的一门学科。其中最常见的两大类产物分别为:烯烃和芳香烃。炼油厂借由流化催化裂化提炼生产烯烃和芳香烃。
  • 氟锑酸氟锑酸(化学式:HSbF6)或称六氟锑酸,是氢氟酸和五氟化锑反应后的产物。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时成为现在已知最强的超强酸,实验证明能分解碳氢化合物,产生碳正离子以及氢气。氢氟酸(HF)
  • BBC1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英语:BBC One,原名:BBC1)是英国广播公司的主要电视频道。于1936年11月2日首播,当时称为英国广播公司电视服务(BBC Television Service),是世界上第一条电视频道。
  • 爱问爱问知识人是新浪网推出的搜索引擎爱问(iask)的子服务。爱问知识人的问答服务机制:用户注册帐号后,可以自由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对于提问者,提问时加入悬赏分数,自提出问题时起,若提
  • 加图研究所加图研究所(英语:Cato Institute,又译卡托研究所)是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自由意志主义智库。是美国五大保守派智库之一。研究所自许的任务是要“扩展公共政策辩论的
  • 共形映射数学上,共形变换(英语:Conformal map)或称保角变换,来自于流体力学和几何学的概念,是一个保持角度不变的映射。更正式的说,一个映射称为在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