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素说

✍ dations ◷ 2025-07-18 09:58:32 #四元素说
元素或古典元素(英语:Classical elements),在古典哲学中,是一种构成世界上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实体,或是能量。在历史上,许多不同的民族,都曾经建构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元素思想,最著名的代表有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或五元素说,印度佛教的四大种(地、水、火、风)以及中国的五行。在近代化学中,元素特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元素分解,并且它能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碳、氢和氧。元素思想的起源很早,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曾经把水,后来又把风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形成了三元素说。古印度人有四大种学说,古中国人亦有五行学说。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说。这不是希腊哲学家创造的,四元素说在古希腊传统的民间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对上来说)坚实的理论体系支持。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借用”了这些元素的概念来当作本质。米利都派哲学家泰利斯主张的万物的本质是水,而且也唯有水才是本质,土和气这两种元素则是水的凝聚或稀薄。阿那克西曼德则将本质改为一种原始物质(称为“无限”或称“无定者”),同时又加上第四元素火。四大元素由这种原始物质形成之后,就以土、水、风、火的次序分为四层。火使水蒸发,产生陆地,水气上升把火围在云雾的圆管里。人们眼中看见象是天体的东西,就是这些管子的洞眼,使我们能从洞眼中望见里面的火。形成了四元素的最早雏形。另一个米利都派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则把风或者空气看作是原始物质,并把其他元素说成是由风组成。空气变得稀薄后就成了火。他的论证是,空气从嘴里呼出来是热的,而在压力下喷出来时则感到是冷的。同样,通过凝聚的过程,风先是变成水,然后变成土。这些元素之间的差异只是量变的结果,元素只是凝聚或稀薄到不同程度的空气。早期以米利督学派为首的哲学家,多以单一元素作为本质,直到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才首次建立四元素并存的哲学体系,亦有人主张这是首次尝试以科学的方法解释传统的四元素说,但是从恩培多克勒所留下来的残缺文献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恩培多克勒在大约公元前450年于其著作《论自然》中,使用了“根”(希腊文:ῥιζὤματα)一词。现在认为恩培多克勒是系统提出四元素学说的第一个人。他认为万物由四种物质元素土、风、水、火组成,这种元素是永恒存在的,由另外两种抽象元素爱和恨使他们连结或分离。“元素”(希腊文:στοιχεῖον,拉丁文:stoicheia)一词在公元前360年被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首先使用,在他的语录《蒂迈欧篇》(Timaeus)中,讨论了一些有机和无机的物质,这可算是最早期的化学著作。柏拉图假设了一些细微的物质有一些特别的几何结构:正四面体(火),正八面体(风),正二十面体(水),及正六面体(地)。他随后不明确的提及了第五种立体,在更早的《斐多篇》中提到过正十二面体。柏拉图使用正多面体来定义四元素的内涵见于《蒂迈欧篇》:而现在广为人知的四元素说则是后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的理论中不包含恩培多克勒学说中的爱和恨这两种抽象元素,而是认为这四种元素具有可被人感觉的两两对立的性质。进而推论世界上的万物的本原乃是四种原始性质:冷、热、干、湿,而元素则由这些原始性质依不同比例组合而成。亚里斯多德在《论天》等著作中构想出五元素说,在柏拉图的四种元素中再加上乙太(精质,永恒)。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和物质分离的虚空”、“没有物体里的虚空”。亚里士多德对“元素”的正式定义见于《形而上学》:在古印度,有四大种之说,与古希腊四元素说的地、水、火、风完全一致。四大种说也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和身体的四种基本元素。印度教和佛教文献中经常提到四大。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不但影响中国文化深远,更在中国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曰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元素的研究其实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已经开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亦有研究。建基于古希腊元素理论,在公元790年,阿拉伯化学家贾比尔(Jabir ibn-Hayyan (Geber))假设出金属由两种元素组成:硫,作为"火石",用以解释其可燃性,和水银,用以解释理想中的金属性质。.总括而言,这逐步形成了三个原理:硫使金属有可燃性,水银使金属有挥发性和稳定性,而盐使金属有固体性。在中世纪,四元素说曾经作为了炼金术的理论依据。炼金术士们认为只要改变物质中这四种原始性质的比例,即可使普通金属变为黄金。1661年,爱尔兰自然哲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发现不止以往古人认为只有四个古典元素。1789年出现了第一个现代化的化学元素列表,其中包含33个元素,并有元素的基本资料。1818年,已发现元素增加至四十多种。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的元素周期表中,有66种元素。直到20世纪初,元素被定义为不能被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换句话说,一种化学元素不能转化成其他化学元素。1913年,亨利·莫塞莱发现原子中的核电荷是原子的原子序,介定了目前原子的基础定义。1919年,有72个已知的元素。1955年,为了纪念门捷列夫,于是把第101种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钔,在同一年的4月18日爱因斯坦过世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在过世后的第4个月把第99个元素命名为锿。现今,共发现了118种元素,参见元素周期表。

相关

  • 呕血呕血(hematemesis)是指患者呕吐出血液的症状,血液的来源为上消化道(即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也属于上消化道)。呕
  • 半干旱地区半干旱气候,又称草原气候,是降水量低于潜在的蒸散量,但又不像干旱气候那么极端的一种气候类型。柯本气候分类法提供的更精确定义是生态特征在沙漠气候和潮湿气候之间的气候。本
  • 氯化银氯化银是银的氯化物,化学式AgCl。其天然矿物称为角银矿,亦可由可溶的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获得。氯化银是一种白色的、微晶体的、对光敏感的物质,照光会分解成Ag以及Cl
  • 20,22-Desmolasen/an/an/an/an/an/an/an/an/an/a胆固醇侧链裂合酶(英语: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CYP11A1或P450scc,其中“scc”是“side-chain 侧链”“cleavage 裂解”的缩写)
  • 伊比库斯伊比库斯(英语:Ibycus),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古希腊诗人之一,为赫雷基乌姆的抒情诗人。效劳于萨摩斯的波吕克拉泰斯的宫廷。他的作品最初集为七卷本,主要是合唱歌曲、颂词和
  • 亚略巴古亚略巴古(Areopagus 或Areios Pagos,希腊语: .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G
  • 利什曼原虫症利什曼病(英语:Leishmaniasis)是一种由寄生原生动物利什曼原虫造成的疾病,是由特定种类的白蛉叮咬所散播。这种疾病主要分为三种:皮肤、黏膜及内脏的利什曼疾病。皮肤利什曼病会
  • 对偶码在编码理论中,线性码(英语:linear code)的对偶码(英语:dual code)是有如下定义的线性码,其中是一个数量积。用线性代数的属于来说,对偶码是 C 对双线性形式 <,> 的零化子(英语:Annihila
  • 汉字结构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替莫唑胺替莫唑胺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属于烷基化剂),用于治疗某些脑癌,如成人恶性神经胶质瘤和恶性黑色素瘤。该药物由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的教授马尔寇姆史蒂文斯(英语:Malcolm Stev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