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公会议

✍ dations ◷ 2025-07-10 23:10:11 #以弗所公会议

以弗所公会议(英语:Council of Ephesus),天主教称厄弗所大公会议,是于公元431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在小亚细亚省的以弗所举行的第三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在以弗所则是第一次,约2,000主教出席。其主要议题是关于聂斯脱利派关于耶稣的神性与人性关系之争,反对了基督二位论,附带的确定玛利亚的神之生母(正教会称诞神女,天主教会称天主之母)头衔。第二次以弗所公会议于公元449年召开。

当时教会出现强烈敬拜玛利亚的趋势,故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利与其他人一同反对。此争论涉及玛利亚荣位和耶稣诞生方面的教义,为了维护当时教会的统一,故狄奥多西二世召开此次大公会议。聂斯脱利过分强调耶稣的人性,由此淡化了他的神性,这是基于其“基督分成神人两性”的主张。同时,他不主张将玛利亚称为“天主之母”,只视之为“耶稣之母”,因为玛丽亚赋予耶稣的为人性。会议将聂斯脱利及追随者定为异端并革除职务。确定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不能分割,玛利亚所生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神,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天主之母、生神女。

另外,此会议同时将白拉奇主义(主张“人类无原罪,且有自由意志”)斥为荒谬主张。最后,会议确认第一次公会议和第二次公会议的决定,认为《尼西亚信经》是完整的,任何更改(不论是添加或删除)是不允许的。此会议的结果没有超过《尼西亚信经》的决议。

以弗所公会议颁布的教会法如下:

相关

  • L-门冬酰胺酶门冬酰胺酶(英语:Asparaginase,EC 3.5.1.1),又名天冬酰胺酶或天门冬酰胺酶,是一种催化天冬酰胺水解成天冬氨酸的酶。在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能产生这种酶。不同类型的门冬酰胺酶被用
  • 浑天说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同盖天说和宣夜说并称为“论天三家”。浑天说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之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补充,逐渐完善。直至唐朝时亦有方炯著浑天赋驳斥宣天说
  • 魏火曜魏火曜(英语:H.Y. Wei,1908年11月29日-1995年2月6日),台湾医学家,历任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院长、医学院院长、教务长。1968年获升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七届(生命科学组
  • 硝酸铁硝酸铁、硝酸铁(III)是铁(III)的硝酸盐,化学式为Fe(NO3)3·9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03.99。它是无色至暗紫色的潮解性晶体,可通过铁或氧化铁与硝酸反应制备。硝酸铁催化钠的液氨溶
  • 林宏司林宏司(Hayashi Kōji),日本电视剧的编剧。毕业于关西学院大学。曾在出版社工作过,2000年以‘涙をふいて’一作作为编剧出道。擅长描写专业领域的故事。
  • 西河街道西河街道,原为西河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镇设街道,西河街道办事处驻成洛路3789号。西河街道下辖以下地区:上游社区、
  • 庞公照庞公照,字襄云,浙江归安(今属湖州)南浔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庞公照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进士。以知县即用。咸丰元年(1851年)署湖南平江
  • 赵国材赵国材(1879年-1966年),字月潭,江苏上海人,清末民初教育家、外交家,曾两度任清华学校代理校长。赵国材出生于1879年,190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专业,1910年官费留美,进入康乃尔大
  • 巨型油轮巨型油轮(英文:Very Large Crude Carrier,简称:VLCC),为载重吨位一般在20~30万吨之间的油轮。中国建造的第一艘巨型油轮为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TC)的30万级“伊朗·德瓦尔”号,历时3年
  • 1990年10月13日掠地流星体1990年10月13日,估计质量44公斤的EN131090流星体从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上空冲进地球大气层,并在数秒后返回太空。人类极少发现此类天体活动,上一次使用科学天文仪器发现还是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