龺部

✍ dations ◷ 2025-10-07 13:38:06 #部首

龺部,是为简体字部首之一,归于八划部首,由于龺部是汉字简化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出版局于1983年发布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中添加的新部首,故此在《康熙字典》查无此部首,但仍有提及“�”此字。因此在康熙字典中,含有“龺”这个部件的字都是归类在其他部首。

汉字部件。「幹」、「乾」字左旁。同“卓”字。拼音:跟"卓"一样。

“龺部”是不在康熙字典里的部首,也不存在于繁体中文的简体中文部首。

根据《康熙字典》,这些字的大篆原形都是从“倝”的,例如:

不过由于有些字后来变成楷书时简化了,失去了“倝”的特征,所以只好另造“龺部”。而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也有说明。

另外,“�(卓)”字的起源与“倝”字事实上毫无关联。“�(卓)”为从匕从早,本作“㔬”;而“倝”最初由“旦”和“㫃”构成。

目前的繁体中文依循康熙字典将龺归类在十部,而简体中文归类在龺部。龺的编码是U+9FBA,在繁体中文中为卓之异体字归十部六划。

而在简体中文中归于其他“龺部”的字,在繁体中文中则以“龺”字旁地另外一边的偏旁或其一部分为部首,例如:乾,简体中文为“龺部”,而繁体中文归为“乙部”;另一例是韩,简体中文归为“龺部”,但在繁体中文归为“韦部”。

但有些时候简体中文为了回应古文需求,因此有些简体中文的资料或辞典会取消“龺部”改为原来的部首,使其与康熙字典保持一致,不过大部分中国大陆出版的简体字字典都会采用“龺部”,另外,有些字典会将一字归于多部。

上列中文字在繁体中文中皆不属于龺部,下面列出它们原本的部首:

补充异体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lda/lda01850.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

  • 髟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九十个(十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髟部归于十划部首。髟部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封闭系统在古典力学之中,封闭系统是指一个不与外界交换能量(作功或热量)且不交换质量的系统,也可被视为热力学之中的孤立系统。在热力学之中,封闭系统是指一个只与外界交换能量(作功或热量
  • 氮化镁氮化镁(Mg3N2)是由氮和镁所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在室温下纯净的氮化镁为黄绿色的粉末,但含有一部分氧化镁杂质的氮化镁是灰白色的。氮化镁和许多金属氮化物一样,会和水反应产生氨
  • 莫尼斯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António Egas Moniz,1874年11月29日-1955年12月13日),全名Antó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葡萄牙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他由于发现
  • 琥珀宫琥珀宫(俄语:Янтарная комната),又称琥珀屋、琥珀厅,是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凯瑟琳宫内的一座通体由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的,极端奢华的建筑。曾在18~20世纪间一度
  • 石蚕石蛾,即毛翅目(Trichoptera),是一群具有水生幼虫和陆生成虫的昆虫。大约有14,500种被描述的物种,其中大部分可以根据成年口器分为完须亚目(英语:Integripalpia)(Integripalpia)和环须
  •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俄语: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格里历:1856年12月11日-1918年5月30日,合儒略历:1856年11月29日-1918年5月17
  • 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英语: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法语:Environnement et Changement climatique Canada),是加拿大政府负责协调环境政策和方案,以及保护并提高
  • 梨熟梨熟是朝鲜传统甜品花菜的一种,以沙梨、花椒、姜、蜂蜜或糖为材料,加水煮熟而成,这也是梨熟的名称由来。梨熟本为朝鲜宫廷料理,直至二十世纪中期才流传到民间。把梨子去皮后切片
  • 吕俊雄吕俊雄(1973年12月7日-)为台湾的棒球选手之一,曾经效力于中华职棒中信鲸队,守备位置为外野手。5 余进德 | 6 石志伟 | 11 蒋智聪 | 20 吕俊雄 | 25 飞锐 | 30 黄龙义 | 31 林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