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短暂复辟

✍ dations ◷ 2025-07-19 01:56:46 #拿破仑的短暂复辟
反法同盟决定性胜利;巴黎条约第七次反法同盟:百日王朝(法语:Cent-Jours)是指拿破仑一世在被流放后重返法国,试图重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一连串事件。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到法国,集结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6月28日,因为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拿破仑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度复辟。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拿破仑重返帝位总共101日,因此史称“百日王朝”。事件也被称为第七次反法联盟之战。联盟包括英国、俄罗斯、普鲁士、瑞典、奥地利与数个德意志邦国。它们都宣称拿破仑是罪犯,而不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厄尔巴岛度过了11个月的放逐生活。期间,他一直很关心法国的状况。当他得知波旁王朝未能良好地处理法国事务时,便为此深深不忿,他想不到他所缔造的帝国会沦落到衰弱的地步。恰在此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又蠢蠢欲动,企图与普鲁士共谋波兰与萨克森的领地,差点令维也纳会议的其他代表国相互开战。就在欧洲众强国不和之际,拿破仑就可以乘机卷土重来。俄罗斯、德国、英国与西班牙释放了法军俘虏,这一举动,直接为拿破仑提供了强大的军事人力资源。同一期间,波旁王朝的支持者与在维也纳的全权代表为防止拿破仑逃走,曾想把他流放到亚速尔群岛,甚至刺杀他。拿破仑以很特别的方法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当英法警卫舰队不在时,拿破仑与大约600名追随者逃离意大利费拉约港,于3月1日到达法国南岸城市昂蒂布。除了有较多保皇势力的普罗旺斯之外,所有法国地区的人民都热烈欢迎拿破仑。他们对波旁王室毫无好感,所以拿破仑重夺权力不费多少时间。他马上重建势力:3月5日,第五与第七步兵师投靠拿破仑。曾经投靠波旁王朝的米歇尔·内伊也倒戈相向,在3月14日带领六千名士兵向拿破仑投诚;五日后,在路易十八逃走后,拿破仑与他的军队进驻巴黎。当时巴黎一个亲拿破仑的报纸《Le Nain Jaune》在4月25日一篇文章中总结的拿破仑登陆后各个报章的标题颇能反映当时局势的变化:曾经有一则趣闻轶事显示拿破仑的魅力与声望:路易十八派出士兵,务求阻止拿破仑夺权。双方对峙,准备开枪。正要开战时,拿破仑走出来,站在两军之间,面对着对方士兵。他扯开自己的大衣,高呼:“如果你们想开枪射向你们的皇帝,快射吧!”不过,后世研究指出,当时拿破仑知道对方的枪支盛着的仅是粉尘。拿破仑没有被人民的热情冲昏头脑,深知权力得来不易。凭人民支持他、讨厌患痛风的路易十八和朝臣对他的谄媚,他才可以和平夺取政权。他也知道法国人民定不会容忍独裁,所以要想办法管理好新法国。于是,他在返回巴黎途中,不断宣传自己会实现改革与以宪法治国。拿破仑政府提出不少承诺,既满足人民的期望,也尝试消除邻国的忧虑与疑心。考虑到拿破仑的心力与健康,王朝能复兴与否也许值得商榷。但一般认为,拿破仑看似不济,但仍然有卷土重来的能力。基于局势已变,拿破仑不禁有感困惑,好像能解释事实;他左右为难,面对臣下与民众希望建立君主立宪的要求,似乎变得有心无力。而且,他还要与从前对其绝对服从的部下妥协,故此身心俱疲。不过,当他放下议会事务,重返战场的时候,拿破仑又重新显示其军事天才与领导才能,再度缔造他在1814年的辉煌战绩。有人认为拿破仑政权之衰落,始于俄法战争之失败。但另有一说指出这种论调不正确:令拿破仑颓废的流放生活,比俄罗斯之冬的杀伤力更大。在厄尔巴岛时,他变得毫无生气,又变得愈来愈胖;在1815年初,他更开始有肠脏问题,虽然不算很严重。总的来说,法国的转变比拿破仑的健康更重要,又大大限制了这位法国皇帝的权力。他曾经对本杰明·康斯坦说过:“我老了。也许,当安静的立宪皇帝比较适合我,更适合我的儿子。”这一说法认为,拿破仑清楚明白当下的情况,但心里始终不接受立宪,故此一直心绪不安。由于战前夜曾下过雨,拿破仑等待环境变干,在延迟了数小时后才于6月18日在滑铁卢开始战争。但是到了近黄昏为止,法军仍未能击退陡坡上威灵顿的军队。当普鲁士大军压境,攻击法军右翼时,拿破仑企图阻止联军会合的策略失败了。法军败走,而联军则步步紧迫。6月19日早上,Grouchy将军带领法军赢得滑铁卢之战役。他成功带领北方军队撤退,让法军重整旗鼓,但为时已晚,皆因法军大势已去,不能抵抗联军猛攻,只能撤退到巴黎。滑铁卢战役结束三日后,拿破仑返回巴黎,但仍然希望平息国内的不满。然而,议会与民众不容许拿破仑继续执政。只有拿破仑与他的弟弟吕西安·波拿巴仍然相信他们可以解散议会和建立独裁,以期力挽狂澜于既倒。不过,就连军部总长路易·尼古拉·达武将军也认为,法国的命运之在乎议会的决定。拿破仑的成功,曾经吸引法国人民远离她从1789年起坚持的原则,但现在法国又重返起点。拿破仑从1796年到1814年的战役令法国大大扩张版图;但现在的失败却可能令法国得不偿失。与其负隅顽抗,不如由塔列朗以“正统原则”捍卫法国。拿破仑最后认清事实,终于在6月22日退位予其子拿破仑二世。由于儿子仍在奥地利,所以传位仅具有象征性。6月25日,新临时政府总理约瑟夫·富歇暗地里向拿破仑通知,告诉他一定要逃离巴黎。拿破仑到达前妻约瑟菲娜·德博阿尔内的家马尔梅松城堡,亦即约瑟芬在他第一次退位前逝世的地方。6月29日,普鲁士军队继续追击,要抓到拿破仑,无论是生是死。拿破仑于是向西逃到罗什福尔,希望能逃到美国。然而他似乎寄侥幸希望于众列强对他宽大处理,在港口滞留数日,最终没能出发前往美国。这位前法国皇帝在7月17日被捕,最后再度被驱逐。路易十八则返回巴黎,在联军保护下在7月8日再度复辟。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结束。(波旁第一次复辟)

相关

  • 精囊精囊(英语:Seminal vesicle,亦称为储精囊),功用为提供和储存精液的分泌物,内含有黏液、果糖(精子能量)、凝集酵素、抗坏血酸、前列腺素,但并不储存精子。精液有60%左右的成分来自于此
  • 原杉藻原杉藻(学名:Prototaxites)为一属陆生的真菌,生存于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晚期(4亿3千万年前 - 3亿6千万年前),其子实体形成类似树干的结构,直径达1米(3英尺),高度则可达8.8米(29英尺),由直径
  • 血色沉着病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又名血色素沉着症、血铁沉积症或血色病是指:
  • 圣安东尼奥圣安东尼奥(英语:San Antonio)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中南部,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排在休斯敦之后),同时也是美国人口第七多的城市。据2005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圣安东尼
  • 古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或称甲状旁腺(英语:parathyroid gland)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内分泌腺,主要调节体内的钙和磷代谢。人类和一些真兽类的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有一定解剖学位置关系,在其他动物的甲
  • 生化反应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大棱镜温泉大棱镜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又称大虹彩温泉,位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纬坐标44.524569, -110.837975处,直径约100米,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约75至91米,49米
  • 护土墙护土墙(英语:Retaining wall),为一建于斜坡的建筑物,用以加固土坡或石坡。防止山崩,防止土块和石块落下,以保护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亦可防止水土侵蚀。护土墙材料可以是石头、木
  • 马塞尔·普鲁斯特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国意识流作家,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