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月球瞬变现象
✍ dations ◷ 2025-09-28 13:41:38 #月球瞬变现象
月球瞬变现象(英语:transient lunar phenomenon (TLP) 或 lunar transient phenomenon (LTP))是月球表面亮度、色泽或外观上的短暂变化。有关月球瞬变现象的说法至少可追溯至1000年前,一些目击者或有声望的科学家曾独立地观察到这一现象。但大多数报道的月球瞬变现象都无法再现,令它不足以用作区分假说或解释起源的对照实验。大多数月球科学家都承认瞬态事件,如月球地质史中所发生的释气和撞击事件,但问题的焦点在于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1968年帕特里克·穆尔在他参与合编的美国宇航局 R-277 技术报告《月球事件报导年鉴》中,创建了“月球瞬变现象”这一术语。报告的月球瞬变现象范围包括从雾斑到月球景观的永久性改变。卡梅伦将这些分为:存在大量二种类型的月球瞬变现象,从公元6世纪以来累计记录有2,254次。这些事件中最为可靠的,至少三分之一是来自阿里斯塔克斯高原附近。以下是一些较为著名的瞬态现象历史记录:对于月球瞬变现象的解释都可归集于以下四种:释气、撞击事件、静电现象以及不良观测条件。一些瞬变现象可能是由月球地下洞穴群中释出的气体所引起。这些气体据说显示独特的淡红色,有的呈现如白云或朦胧的薄雾。大部分出现的瞬变现象都与底表开裂的陨石坑、月海边缘区或其他有火山地质活动的地方有关。然而,这些都是月球上最常见的目标,这种相关性可能是一种观测偏差。支持释气说的证据是,月球探勘者号的α粒子光谱仪数据显示了最近泄出在月表的氡气。特别是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和开普勒陨石坑附近释放的氡气,就产生于该卫星运行的两年间。这些观察结果反映了月表气体的扩散是缓慢而难以察觉的,或是由一系列间歇的喷发所构成。而支持爆炸性释气的证据为,月球表面有一处直径约3公里(1.9英里)的区域,因释气事件而“最近”才发生了改变。该特征的年龄据认为在100万年左右,这表明此类大的现象只是很少发生。不断发生在月球表面的撞击事件,大多与流星雨期间的微陨石有关。地球上的天文台已多次或同时检测到此类事件的撞击闪光。通过摄像机拍摄的撞击记录自2005年来就一直存在,其中许多次就与流星雨有关。此外,欧洲航天局的SMART-1卫星、印度的月球撞击探测器及美国宇航局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都检测到碰撞后产生的撞击云。撞击事件在月表会留下明显的痕迹,通过分析事件发生前后的高分辨率照片就可检测出来。在克莱门汀号(全球分辨率100米,选定区域7-20米)和SMART-1卫星(分辨率50米)环行期间没有检测到新形成的撞击坑。有提议认为,静电可解释部分月球瞬变现象。其中一种可能是近表地层(如岩石)断裂所产生的电磁效应,它会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气体充电,如吹入的太阳风或放射性核元素衰变产物。如果这发生在月球表面,随后这些气体的放电将引发在地球上可看到的瞬变现象。另一种可能是尘埃云中悬浮颗粒的摩擦起电效应,引发了地球上可见的静电放电现象。最后,月球昼夜线附近带静电的悬浮尘埃也可能会引发此等现象。许多瞬变现象很可能与月球本身并没有关系,只是由于不利的观测条件或地球自身的有关现象所造成。例如,一些报道中所观测到的月球瞬变现象是因为使用了只具备近距分辨率的望远镜。地球大气层会造成明显的短暂失真,而这种失真亦有可能会与真实的瞬变现象混淆(一种称为视宁度的效应)。其他非月球因素的解释包括地球轨道卫星、流星以及观测误差。月球瞬变现象报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这些现象中绝大多数要么由单个的观察者,要么是在地球上某一单独位置(或两者都有)所发现。用于支持众多报道瞬变现象存在的证据都发生在月球的同一地方,然而,并没有多位观察者在地球不同地方对同一"事件"的目击报告,因此,必须以谨慎的态度来面对这些。正如上面所讨论的,对某些事件同样可信的说法是:它们是由地球大气层扰动造成的。但如果某一事件同时在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方被观察到,那么,这就可以作为反驳大气层原因的证据。为甄别克莱门汀号飞船绕月期间通过业余天文学爱好者网络所报导的月球瞬变事件的真伪,曾进行过一次分析。在数个报导过的事件中,选择了其中四个飞船之前和之后所拍摄的照片,然后对这些照片进行仔细的比对,但结果显示它们与网站上的图片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报告就是观测误差,有可能是释气事件后月球表面并未留下可见的痕迹,然而,这也并不意味就肯定了这些事件都是真实的瞬变现象。月球和行星观察协会以及英国天文协会目前正在协调各天文台重新观察曾报导发生过月球瞬变现象的地点。通过记录这些特征在相同光照和摄动条件下的外观,可判断一些报告是否只是观察者因视觉偏差而造成的误解。此外,借助数字图像对大气层产生的光色散、宁视模糊和光散射的模似,可确定这些因素能否来解释一些早期报告的月球瞬变现象。
相关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是具有氨基糖与氨基环醇(英语:aminocyclitol)结构的一类抗生素,在临床主要用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治疗,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经非
- 家猫猫(学名:Felis Catus或Felis silvestris catus),通常指家猫,为小型猫科动物。根据遗传学及考古学分析,人类驯养猫的纪录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湾地区,古埃及人饲养猫的纪录可
- 太阳太阳物理学(solar physics)是研究我们的太阳,它是天文物理学的分支,对最接近我们的恒星尽可能的进行精密观测,进行研究、利用和解释。它与许多纯科学都有交集,像是物理学、天文
- 男性化男性化(英语:masculinization)是一个改变一个人的性别特征的过程。男性化者有男性的性征或男性气质。
- 丹尼尔·那森斯丹尼尔·那森斯(Daniel Nathans,1928年10月30日-1999年11月16日)是一位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出生于美国德拉瓦州威尔明顿,其父母为俄罗斯犹太移民。那森斯于1954年获得圣路易斯华盛
- 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或称民办学校,一般指非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管理,全部或者部分的经费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经营而非公共资金,且校方有权自主选择生源的学校,与私立学校相对应的为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英语: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简称UW-Madison、Wisconsin、威大),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是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的旗舰分校。它是一所公立
- 阿富汗前国王18世纪前,现代阿富汗国家所控制的区域是分裂的,多数地区是被的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统治。西部的赫拉特属于波斯的萨非王朝,北部的马扎里沙里夫属于布哈拉汗国。南部的坎大哈是莫卧
- 爱德华·亚瑟·米尔恩爱德华·亚瑟·米尔恩,FRS(英语:Edward Arthur Milne,1896年02月14日-1950年09月21日),英国天文学家以及数学家。米尔恩早期的研究专注于理论天文物理。1932年后他亦致力于关于膨胀
- 哺乳型动物哺乳形态类(学名:Mammaliamorpha)是兽孔目犬齿兽亚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哺乳动物冠群与三瘤齿兽科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哺乳形类(Mammaliaformes)与巴西齿兽科(Brasilodont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