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10-03 15:53:22 #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太平洋飓风季

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07年5月15日开始,至2007年11月30日结束;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07年6月1日开始,至2007年11月30日结束。

2007年5月22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为大西洋、东太平洋及中太平洋飓风季发出预报,预计东太平洋的风暴活动会比正常程度为低,会被命名的风暴将有12至16个,当中会有6至9个成为飓风,并会有2至4个成为大型飓风。同时也预计中太平洋的风暴数量也会低于正常水平,会在该区形成或进入该区的热带气旋仅两至三个。

自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11个热带气旋,当中在东太平洋形成的有11个,中太平洋形成的有0个。

在5月2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5月28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Alvin。5月3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在第二天消散。

5月29日,一热带低气压于格雷罗州之西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Barbara。5月3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它重新增强为一热带风暴。6月2日,它在危地马拉与墨西哥的边界附近登陆,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消散。

7月14日,一热带低气压于墨西哥与夏威夷之间的海域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Cosme。7月16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7月18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进入中太平洋范围。它在7月22日消散。

7月2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Dalila。7月27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消散。

在7月31日,一热带低气压在下加利福尼亚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Erick。8月2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消散。

在8月8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Flossie。8月10日,它增强为一飓风。第二天,它增强为一大型飓风。同日,它进入中太平洋范围。8月14日,它减弱为一飓风,在夏威夷南部海域掠过。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在8月16日消散。

在8月29日,一热带低气压在科利马州之西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Gil。8月3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在9月2日消散。

在8月30日,一热带低气压在阿卡普尔科之东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Henriette。9月4日,它增强为一飓风。同日,它在Cabo San Lucas登陆。第二天,它在Guaymas登陆。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9月6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同日,HPC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9月18日,一热带低气压在下加利福尼亚州之东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Ivo。第二天,它增强为一飓风。9月2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9月23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日,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9月29日,一热带低气压在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同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Juliette。10月1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同时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10月14日,一热带低气压在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10月16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基科(Kiko)。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它重新增强为一热带风暴。10月22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第二天,国家飓风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除了被国家飓风中心和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在6月11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它没有增强为一热带风暴,便于6月13日消散了。

在7月9日,一热带低气压于下加利福尼亚州之西南形成。它没有增强为一热带风暴,便于7月11日消散了。

在7月14日,一热带低气压于科利马州之西南形成。它没有增强为一热带风暴,便于第二天消散了。

在9月19日,一热带低气压在下加利福尼亚州之西南形成。它没有增强为一热带风暴,便于第二天消散了。

2007年于太平洋东北部形成的风暴将使用以下名称,其清单与2001年飓风季大致一样,不过 Alvin 取代了2001年使用的 Adolph。另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会使用另一组名称。

中太平洋飓风的名字共有四组,与其他命名系统不同的是,由于该区风暴数量稀少,这些清单并非每年度作替换,而是当一组名称用罊,才使用另一组名称。现时使用中的名称如下:

如有风暴名字退出,它们将会于2008年春季由世界气象组织宣布。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所有风暴,其中包括其存在周期、名称、影响区域、损失数额和死亡人数。所有损失和死亡人数包括风暴处于温带气旋、低气压或是东风波时期,损失数额单位为2007年美元。


相关

  • 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法语: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缩写:CNES)是隶属于法国政府的航天研究组织,受国防与退伍军人事务部监督,组织类型为公立工商业机构。成立于1961
  • 反密码子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
  • 萨巴捷保罗·萨巴捷(法语:Paul Sabatier,1854年11月5日-1941年8月14日),法国化学家,出生于法国卡尔卡松,逝于图卢兹。在1912年,他与维克多·格林尼亚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874年,萨巴捷进
  • 陈可冀陈可冀(1930年9月-),福建福州人,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于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此后留校任内科助教、内科医师。1956年进入新成立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历任医师、
  • 南希·里根南希·戴维斯·里根(英语:Nancy Davis Reagan,1921年7月6日-2016年3月6日),本名安妮·弗朗西斯·罗宾斯(Anne Frances Robbins),美国女演员与前美国第一夫人,是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
  • 门第士族,又称世族,是中国历史上东汉至唐代,世代为官的士大夫阶层,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后,“士族”一词含义有所改变,士人取得官位后就是士族、士大夫,已没有世袭的意味。
  • 安赫尔德拉瓜尔达岛安赫尔德拉瓜尔达岛是墨西哥的岛屿,位于加利福尼亚湾,由下加利福尼亚州负责管辖,长69公里、宽21公里,面积931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315米,岛上无人居住。坐标:29°15′36″N 11
  • 庾黔娄庾黔娄,字子瞻,中国人。南齐名士,是庾易的儿子。庾肩吾之兄。为孱陵令(孱音zhàn, 治所在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到县上任不到十天,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回到家时发现父亲病了二日,医
  • 琅琊颜氏琅邪颜氏,汉代至隋唐时期的士族,从东汉末年的颜盛开始,世代居住在琅邪郡临沂县。著名人物有晋代西平靖侯颜含、南北朝时期的颜延之、颜之推、颜思鲁等人,和唐朝的颜师古、颜真卿
  • 圣大卫 (格林纳达)圣大卫是格林纳达的城市,也是圣大卫区的首府,位于该国东南海岸,得名于威尔士主保圣人圣达味,在拉坦特和韦斯特霍尔之间,海拔高度8米,2013年人口数量为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