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下橄榄核
✍ dations ◷ 2025-10-01 13:05:47 #下橄榄核
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e),是脑的延髓的一个神经核团,会与较小的上橄榄核一同形成橄榄体。下橄榄核负责整合感觉和运动讯息,为小脑输入信息的主要来源。舌下神经核(英语:hypoglossal nucleus)的神经节会在下橄榄核及椎体束之间的穿出离开脑干,即舌下神经下橄榄核的基本解剖构造是呈褶皱装的层体结构,并在延髓较锥体较为外侧的部位形成一个具开口的不完整囊状结构。结构的开口朝向内侧,称为核门(hilum)。核门会朝小脑方向发出大量神经纤维,称为橄榄小脑束(英语:Olivocerebellar tract),在中缝与对侧的橄榄小脑束交叉后,进入下小脑脚(英语: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上行至小脑。进入脑干之后的神经纤维被称为攀援纤维(英语:climbing fibers),并与小脑的蚓状部、正中旁小叶(英语:paramedian lobule),和小脑半球的皮质形成突触。下橄榄核是小脑爬行纤维的来源。下橄榄内的神经元被认为是编码运动过程中的“误差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橄榄小脑束被输送到小脑皮层和深部核团,进行进一步处理来辅助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下橄榄核的萎缩导致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英语: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延髓在下橄榄正中水平的横切面。该图显示发自下橄榄脐部的橄榄下脑束纤维。右侧延髓和小脑矢切面,下橄榄也被切开。Human brain frontal (coronal) section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资讯可能已经过时。2° (Spinomesencephalic tract(英语:Spinomesencephalic tract) → Superior colliculus(英语:Superior colliculus) of Midbrain tectum(英语:Midbrain tectum))
相关
-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其辞源为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
- 有毒蘑菇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鼻骨骨折鼻骨骨折(nasal fracture或broken nose)也称为鼻骨折,系指鼻骨的骨折。可能的症状为流鼻血、鼻子肿胀、鼻子瘀青及呼吸不顺,可能并发有其他脸部创伤(英语:Facial trauma)和鼻中隔血
- 亨利·艾林亨利·艾林(英语:Henry D. Eyring,1901年2月20日-1981年12月26日),墨西哥出生的美国理论化学家。艾林曾任1963年度美国化学会主席和1965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66年因为对反应速
- 埃里克·萨蒂埃里克·阿尔弗雷德·莱斯利·萨蒂(法语: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1866年5月17日-1925年7月1日),后来自己改名为Erik Satie,法国作曲家。他被法国音乐团体“六人团”尊为导师,是二
- 基因体学基因组学(英语:Genomics),或基因体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基因组学能
- 中国 (消歧义)“中国”一词可指历史上在中国大陆建立的一系列政体的统称,亦可以指地理范围、文化领域或政治行政区域上的名称。除此之外,“中国”也可指其他不同种类之事物。
- 威廉·威斯特摩兰威廉·蔡尔兹·威斯特摩兰(英语:William Childs Westmoreland,1914年3月26日-2005年7月18日),美国陆军上将,1964年至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任驻越美军最高指挥官,随后又任美国陆军参谋
- 翠雀碱翠雀碱(delphinine)是一种有毒的二萜生物碱,存在于翠雀属、灭虱草属、铁线莲属植物中。其结构与功效与乌头碱类似。
- MQTT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英语: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ISO 标准(ISO/IEC PRF 20922)下基于发布 (Publish)/订阅 (Subscribe)范式的消息协议,可视为“数据传递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