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

✍ dations ◷ 2025-09-28 13:59:01 #前奏曲
前奏曲(法语:Prélude)是一种短乐曲。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前奏曲也用于歌剧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场前使用。17世纪时出版商在出版乐谱以前会印发前奏曲作为广告。序曲与前奏曲最大的差别,主要是前奏曲可放在各幕之前,但序曲只能放在第一幕之前,这是因为序曲是代表整部戏剧、歌剧或芭蕾的剧情,而前奏曲一般只代表各幕的剧情。此外,序曲一般会先完整演奏结束,之后才正式进入第一幕;而前奏曲则是在乐曲快结束时,布幕便开始缓缓升起,直接把观众情绪导入该幕的剧情内,所以前奏曲也常常直接衔接该幕的第一首曲子,而并无明显结束的乐句。在巴洛克音乐时代,前奏曲也经常作为赋格曲的前奏,巴赫就曾为所有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写过前奏曲和赋格曲的组合,总称《平均律键盘曲集》。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肖邦写的《24首钢琴前奏曲》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性质,具有浪漫与幻想的风格。李斯特·费伦茨写过一部《前奏曲》,但并不是真正的前奏曲,而是一首独立的交响诗,取材于一首诗,原意为人的一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前奏,可是李斯特的作品却不悲观,充满对人生的赞美和肯定。德彪西也写过独立的前奏曲。萧斯塔科维奇也写过钢琴曲《24首前奏曲》(也是和赋格曲的组合)。

相关

  • IL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胞杀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脸颊脸颊(拉丁语: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具体是指人类和哺乳动物面部皮肤直到下巴的部分,并且在眼睛和颧骨的下部内形成了口腔侧壁。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脸颊
  • 酒令酒令,或称行酒令,最早是在酒宴中限制饮酒的规定。周代设有“立之监”、“佐主史”的令官,是酒令的执法者。但酒令后来却成为酒酣耳热时,朋友间喝酒时助兴图开心所玩的游戏。世界
  • 浆果浆果(Berry)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常见于分属于不同科属的多种植物,例如茄科的番茄、茄子、马铃薯的果实、青椒、香蕉、忍冬科的忍冬、葡萄科的葡萄等。浆果的外果皮较薄,中
  • 喷泉喷泉,又称喷水池,传统上指的从源头中向上喷出来的水流,天然的喷泉可以出现于山上或旷野上,有时候甚至会把周围的盘地填满。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拥有足够的水压,当水流离开地面时有
  • 卢西亚诺·贝里奥卢西亚诺·贝里奥(意大利语:Luciano Berio,1925年10月24日-2003年5月27日),意大利作曲家。曾与马代尔纳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后来应米约之邀赴美国加州任教。返欧后在巴黎等地从事
  • 拉马克里希南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英语:Venkatraman "Venki" Ramakrishnan,1952年-),英国结构生物学家,拥有美国籍,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2015年9月,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拉马克里
  • 士林夜市坐标:25°5′6.8″N 121°31′29.0″E / 25.085222°N 121.524722°E / 25.085222; 121.524722营业时间1F:早市06:00-14:00;夜市14:00-02:00B1:周一至四15:00-02:00、周末12:00-
  • 硬颚挤喉音(Palatal ejective)是一种辅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将此音记作⟨cʼ⟩,其对应的X-SAMPA音标为c`_>。硬颚挤喉音的特征包括:此音主要出现在一些美洲原住民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