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潮春

✍ dations ◷ 2025-10-02 16:08:33 #生年不详,1864年逝世,台湾清治时期民变领袖,戴姓,天地会,北屯人,被清朝处决的台湾人,闽南裔台湾人

戴潮春(?-1864年1月29日),字万生,台湾府彰化四张犁庄人(今台中市北屯区四张犁),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台湾清治时期戴潮春反清事件领袖。

戴潮春因身为地主,家境十分优渥。1861年,戴潮春所在地的彰化县知县高廷镜委由戴潮春组织乡勇,以遏止当地盗匪。戴潮春藉以发展天地会组织,不到数月,团练人数扩充至十余万人,为了避免官府注意,改称八卦会。1862年初,知县高廷镜离职后,继任的新知县雷以镇,仍继续将维持治安的任务交由戴潮春,天地会众已经积极准备起义。1862年四月,该会洪姓总理遭巡视彰化的台湾兵备道孔昭慈处死,此举使戴潮春与会众义愤填膺,正式起义。同月,戴潮春顺利攻下彰化街,孔昭慈不降,仰药自尽。随后,戴潮春建立政权,扩大战果,获得许多地方响应。但是因为戴潮春与雾峰望族林家有宿怨,加上官府蓄意挑拨漳泉不合,因此并未获得中台湾雾峰与鹿港门阀势力的回应,会中部分泉州人也叛逃天地会。

1863年,戴潮春持续攻打嘉义与鹿港。同年十一月,清派福建提督林文察(出身雾峰林家)与新任台湾兵备道丁曰健会办军务,以数千清军,趁著彰化县城的天地会众前往攻打鹿港,城内空虚,乃以偷袭手法占领彰化城,1864年正月,戴潮春眼见势不可为,为了保全会众,投降丁曰健,但言语不屈,丁曰健怒命部下陈捷元将他斩杀。

戴潮春事件,官方、民间的记载很多,但由于立场不同,对其有褒、有贬。不过一般而言,仍被定义为反清的起义。之后戴潮春虽死,但因为清国的太平天国仍余波未平,戴潮春所掀起的波涛仍延续到1867年。

在台中市北屯区仁美里丰乐路的合福祠,表面上是个土地庙,实际上是祭拜戴潮春。据台中市犁头店乡土文化学会理事长黄庆声表示,北屯人在戴潮春埋尸处,约在今北屯文昌庙东侧附近,偷放三颗石头,以“戴恩公神位”之名奉祀。后来因崇德路修建工程,旧址只留下一颗石头。1968年,北屯区建立合福祠,3年后雕塑祭拜戴潮春夫妻的金身,并因为戴家所有的土地都被清廷“查封”,而称之为“查封公”、“查封婆”,至于原先祭祀的石头请出供奉于庙左树下。

相关

  • 附睾炎附睾炎(英语:epididymitis)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触痛明显等,附睾炎可影响精子的发育程度,使精子受精能力降低,也有可能造成不孕。附睾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时期,是男性疾病中的一
  • 副甲状腺素1BWX, 1ET1, 1ET2, 1FVY, 1HPH, 1HPY, 1HTH, 1ZWA, 1ZWB, 1ZWD, 1ZWE, 1ZWF, 1ZWG, 3C4M· 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binding· extracellular region · extracellul
  • 尼科利尼科利(Niccolò de' Niccoli,1364年-1437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尼科利的出生和逝世都在佛罗伦萨。他是科西莫·德·美第奇门下一个重要文人。科西莫·德·美第奇之
  • 亚美因·塔赫塔江亚美因·列奥诺维奇·塔赫塔江(俄语:Армен Леонович Тахтаджян,亚美尼亚语:Առմեն Թախտաջյան,中文旧也译为塔赫他间,1910年6月10日-2009年11月
  • 菌血症菌血症意指血液中出现细菌。正常情形下血液中是无菌的, 如果在血液中发现细菌(最常见是经由血液培养发现),即属异常。本词与败血症不同之处,在于败血症意指针对细菌的宿主反应。
  • 观察仪器观测仪器(viewing instrument)是用于查看或检查物件或场景,或某种电子属性或信号的设备。在某些情况下,查看的可能是抽象的数学。在英许系的地区,许多观测仪器的名称都来自英语的
  • 分裂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刑法罪名,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 伊朗名称在西方世界,波斯(Persia,或者是Persia的任一个同源字)在历史上曾是伊朗的俗称。在公元1,935年的伊朗人的新年诺鲁兹节,巴列维王朝皇帝礼萨汗(Reza Shah Pahlavi)要求外国代表在国与
  • 包衣包衣(满语:ᠪᠣᠣᡳ,穆麟德:booi,太清:boui),全称包衣人(满语:ᠪᠣᠣᡳᠨᡳᠶᠠᠯᠮᠠ,穆麟德:booi niyalma,太清:boui niyalma)或包衣佐领管领下人,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于皇帝、宗室王
  • 大烟囱国立台湾大学的大烟囱位于校园内农化新馆旁。台湾日治时期的制糖产业发达,而在制糖过程中需要蒸气作为动力,因此常可见高大烟囱的伫立。台大大烟囱设立于台大农林学校时期,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