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海豚

✍ dations ◷ 2025-07-21 09:52:43 #IUCN濒危物种,伊豚属

短吻海豚(),又名伊豚或伊河豚,是一种散布在孟加拉湾及东南亚海岸及河流的海豚。

短吻海豚最初是由理查·欧文(Richard Owen)于1866年根据一个标本而描述的,这个标本是于1852年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发现的。它们被分类在伊豚属中,澳洲北岸的矮鳍海豚在基因上也是属于伊豚属。此属曾在自己的科及一角鲸科下,现时则普遍接受分类在海豚科下。它们在基因上是杀人鲸的近亲。

短吻海豚的外观像白鲸,但是杀人鲸的近亲。它们的头大而且圆顿,嘴并不明显。背鳍位于后背部,又短又钝,呈三角形。它们整体呈深灰蓝色,下身较淡色。它们重130千克及长2.3米(2.3米)。最大的是来自泰国的一条雄豚,长达2.75米(2.75米)。

短吻海豚要7-9岁才达至性成熟。在北半球,它们是于12月至6月间交配。妊娠期为14个月,每2-3年会产一胎。出生时的幼豚约长1米,重10千克。两岁时就会断奶。平均寿命为30岁。

短吻海豚会以卡搭声、叽叽声及嗡嗡声沟通,主要频率达60千赫,相信是用作回声定位。它们主要吃辐鳍鱼及鱼卵、头足类及甲壳类。它们可以用口吸吮食物。它们在浮窥及觅食时会将体内的水分喷出。一些短吻海豚可以受训后造出喷水的动作。它们游泳缓慢,但最高可达每小时20-25千米。

短吻海豚可以潜水70-150秒至12分钟,平均115.3秒。它们的群族很多时都少于6条,但有时也可以多达15条。

短吻海豚会出现种间竞争。有指若将中华白海豚及短吻海豚放在一起时,短吻海豚经常会被中华白海豚追逐及限于细小的空间内。另外,有指在吉尔卡湖,当短吻海豚与瓶鼻海豚在外海道相遇时,短吻海豚会感到惊慌,并会被迫重回到湖中。

虽然短吻海豚有时会被称为伊河豚,但它们并非淡水豚,而是生活在海岸、河口及江口的海豚。它们也有一些生活在淡水河流,如恒河、湄公河及伊洛瓦底江。它们的分布地由孟加拉湾至新畿内亚及菲律宾。在婆罗洲及马来西亚也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在东加里曼丹的马哈坎河曾采集了一个标本。

虽然从未完全的计算短吻海豚的数量,但估计全球共有超过7000条,其中超过90%是在孟加拉。在孟加拉及印度以外地方的短吻海豚都处于极危状况。现时已知短吻海豚共分布在8个地方:

短吻海豚与传统渔民似乎是互利共生的。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上游,短吻海豚会帮助渔民驱赶鱼群到渔网中,而渔民亦会将副渔获当作奖励给予它们。历史上,一些短吻海豚是属于某些渔村所拥有,以往曾有案例追讨所属的短吻海豚所驱赶的渔获。

短吻海豚受人类的影响较其他海豚深远。刺网是它们的主要威胁,很多个案都是误捕及在网中溺死,这亦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中五个短吻海豚的子群列为极危的原因。在缅甸,电渔法及淘金对短吻海豚造成严重的危害。虽然大部分渔民并非有意猎杀它们,但因生活而误杀的不计其数。在越南及泰国曾一度盛行的炸渔亦造成不少的间接伤害。

在某些亚洲国家,短吻海豚会被捕捉来观赏或表演。它们对淡水的适应可以减少建造海水水族箱的成本。于2002年,在亚洲就有最少80个水族馆。不过,以往猎杀短吻海豚的目标是获取其鲸脂。

短吻海豚现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物种,其贸易受到禁止。另外,在孟加拉等地,亦纷纷设立保育区,以免它们再次受到渔业的伤害及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相关

  • 分化细胞分化(英语:cellular differentiation),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指的是在多细胞生物中,一个干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其子细胞的基因表达受到调控,例如DNA甲基化,变成不同细胞类型
  • 约翰内斯·开普勒约翰内斯·开普勒(德语:Johannes Kepler,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距离距离是对两个物体或位置间相距多远的数值描述,是个不具方向性的标量,且不为负值。在物理或日常使用中,距离可以是个物理长度,或某个估算值,指人、动物、交通工具或光线之类的媒介
  • 后印象派后印象派(英语:Post-Impressionism)是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油画流派。在19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转捩点发生于1882年爱杜尔·马奈获颁法国国家
  • 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 (复兴党政权)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 Supreme Command for Jihad and Liberation 纳克什班迪教团军 Tanzim Qaidat al-Jihad fi Bilad al-Rafidayn Islamic Sta
  • 玛兹达克玛兹达克(波斯语:مزدک‎;中古波斯语:����;?-约524年或528年),波斯萨珊王朝改革家、宗教活动者,祆教僧侣。玛兹达克自称是祆教最高神阿胡拉·玛兹达派来的先知,宣扬平等,主张财产共有、建
  • 加拿大国家象征加拿大国家象征是指在加拿大国内或者国外用来象征加拿大或加拿大人的事物。最能代表加拿大的事物是枫叶,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如今枫叶被绘制在国旗、国徽以及1分硬币
  • 门塔特门塔特(英语:Mentat)是法兰克·赫伯特所著的《沙丘》故事中的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将训练人类去模拟电脑,将心智锻炼出极端的认知与分析能力。在小说中,人类经历了与思想机器的大
  • 韩世龙韩世龙(韩语:한세용,英语:Jack Aitken,英译“杰克·艾特肯”,1995年9月23日-)是一位英国的赛车手,目前效力于国际汽车联合会二级方程式锦标赛中的坎波斯车队,同时也是一级方程式中威廉
  • 罗伯特·克努兹·弗里德里希·皮尔格罗伯特·克努兹·弗里德里希·皮尔格(Robert Knud Friedrich Pilger,1876年7月3日-1953年1月9日)为德国植物学家,专业于针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