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在北極的影響

✍ dations ◷ 2025-10-05 17:33:34 #全球暖化效应,北冰洋


全球暖化在北极的影响包括温度上升、 海冰消失和格陵兰冰原的融化。 在该地区潜在的甲烷释出(尤其是永久冻土和甲烷水合物) 亦值得关注。由于北极对全球暖化的放大反应,这经常被视为全球暖化的领先指标。 格陵兰冰盖的融化跟极地放大效应有关联。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根据每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北极暖化已经跟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严重。” 1995年-2005年是自从至少在17世纪起最温暖的十年,温度比1951年-1990年的平均高2 °C (3.6 °F)。 北极一些地区甚至暖化得更快,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西部的温度就上升3-4度(5.40-7.20 °F)。 此暖化的成因不单是温室气体上升,北极冰上的煤烟沉积也有关系。 一篇在2013年由地球物理研究通讯发布的文章显示,自44,000年前起,或许甚至在120,000年起,该地区的温度未曾像目前般高。作者总结出“人为增加的温室气体已经造成前所未有的地区性暖化。”

目前海冰在面积、广度和体积上都在减少,可能会在21世纪中某个时候完全消失。海冰面积即是受冰覆盖的总面积,海冰广度即是占了至少15%海冰的海洋面积,而体积即是在北极中的海冰总数。

在本世纪内,不同种类的北极冻土解冻会释放大量碳至大气层。据估计,大约三份之二释出的碳以二氧化碳的状态进入大气,这些二氧化碳主要源自长达~7000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北极架(ESAS)海岸线之古老冰积,以及浅薄的海底冻土。解冻之后,海岸线及海床冰积的崩解和侵蚀可能会因气候暖化的北极放大效应而加速。

气候模型显示在海冰快速流失期间,温度上升会影响远至1,450公里的内陆,加速陆地上的永久冻土解冻,导致碳和甲烷释出。

相关

  • 再生不良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plastic anaemia)也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指骨髓未能生产足够或新的细胞来补充血液细胞的情况。一般来说,贫血是指低的红血球统计,但患有
  • 伺机感染性机会性感染又名伺机性感染(英语: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指由机会性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宿主
  • 疑问词移位疑问词移位(英语称之为wh-movement、wh-extraction或A'-movement等)是一种可见于世界上许多语言的一种现象,在此现象中疑问词或词组会有特殊的语序,和一般的句子不同,在有此现
  • 云南大学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陆校区)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文脉深远,历史悠久,影响力高的综合性大学。云南大学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
  • 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法语:De l'esprit des lois),最早的中文版本译作《法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政治学名著,历时14年著成。他采取与意识主义和自然主义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行
  • 褐煤褐煤是一种低热质的煤炭,是发育不完全,处于次烟煤和泥炭之间状态的煤。在煤炭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应用比较广泛,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都在开采,其
  • 甲碲醇甲碲醇又被称为碲氢甲烷,是一种碲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简单的碲醇。常温常压下为黄色液体,具高挥发性,难溶于水,具高度刺激性的气味。紫外线可将甲碲醇分解为二甲基碲和氢气
  • 托潘加托潘加(Topang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人口普查指定地区,位于洛杉矶郡西部圣莫尼卡山脉。2010年人口普查时,托潘加有人口8,289人。
  • 脱氧鸟苷二磷酸去氧鸟苷二磷酸(Deoxyguanosine diphosphate;dGDP)是较为常见的核酸GTP之衍生物,比GTP少了一个位在五碳糖2号碳上的-OH基,含有两个磷酸基团。
  • 安德鲁·法厄安德鲁·扎卡里·法厄(英语:Andrew Zachary Fire,1959年4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美国医学家,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2006年因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克雷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