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5

✍ dations ◷ 2025-07-14 16:00:53 #歼-5

歼-5(J-5,北约代号:Fresco)曾经称为56式战斗机,是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仿制的原苏联的米格-17型喷气式战斗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款量产的喷气式飞机。

歼-5是一种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使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1953年12月中苏两国政府换文,苏联将制造喷气式飞机米格15(含发动机)和教练机雅克-18(含发动机)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并提供成套技术资料和样机。1954年10月根据苏联政府建议,中国政府决定停止试制米格15,改为试制米格17及其发动机。原型机于1955年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试制,技术负责人为112厂总工程师高方启,副总工艺师罗时大。1956年6月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成功涡喷五发动机。1956年7月19日首次试飞成功,试飞员为空军第一试飞大队首任大队长吴克明。当时称五六式歼击机,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五。到1956年9月15日,共制造出4架歼-5飞机,以四机编队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大典。

主要型号有歼-5、夜间型歼-5甲(J-5J)、教练型歼教5(JJ-5)。歼-5战斗机生产了1,973架,到1960年,歼五共生产了767架。目前,100架歼-5在朝鲜空军中服役。歼-5战斗机在五十年代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特点。

全天候歼击机歼-5甲是由成都飞机制造厂1960年开始测绘仿制苏联米格-17Ⅱ样机,1964年11月11日首飞,同月30日定型。与歼五相比,前机身加粗、加装了全天候雷达、武器系统改成了3门23毫米航空炮、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1,145公里,最大航程2,200公里。共生产了124架于1967年停产。

在歼-5甲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歼教-5,1966年首飞,歼教-5至1984年共生产上千架。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生产,长期装备歼击机团、强击机团用于飞行员恢复飞行技能、考核飞行技术,也是航校培训飞行学员的主要高教机。

歼-5实战战绩:

相关

  •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坐标:28°44′17.30″N 88°21′57.40″W / 28.7381389°N 88.3659444°W / 28.7381389; -88.3659444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又称英国石油漏油事故或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是2010年4月
  • 纳许维尔纳什维尔(英语:Nashville, Tennessee),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戴维森县坎伯兰河畔,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阵亡的将军弗朗西斯·纳什命名,是该州首府,也是仅次于孟菲斯的第二大城市。根据美国
  • 功能性内视镜鼻窦手术功能性内视镜鼻窦手术(英语: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一个侵入性较小的手术,它利用鼻腔内视镜来扩张鼻窦中唯一的开口(一个鼻窦只有一个开口),也就是鼻窦与鼻腔
  • 刺马案刺马案为中国晚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之事案。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两江总督马新贻自金陵校阅场观清军射箭训练,阅兵后,返回总督辕门,半途
  • Ayumi hamasaki ARENA TOUR 2003-2004 A《ayumi hamasaki ARENA TOUR 2003-2004 A》(滨崎步 2003-2004 巡回演唱会 A)是日本歌手滨崎步于2004年间举行巡回演唱会,2004年9月29日发售DVD。今年所举行的 2003-2004 跨年
  • 博尤克阿拉戈尔湖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下楼的裸女二号《下楼的裸女二号》(法语:)是1912年法国艺术家杜尚绘制的一幅油画,是现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它曾被立体派画家批评为太过像未来派作品,但实际上1912年独立者沙龙的展品目录中却被划分为立体派作品,并且在1913年纽约军械库展览会中成为焦点。现此作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这幅作品混合了立体派和未来派的风格。杜尚在此把多个女子下楼的动作混合在了一起,这可能是受到了艾蒂安-朱尔·马雷和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摄影作品影响。实际上这幅画就和埃德沃德·迈布里奇1887年拍摄的《下楼的女人》十分相似。1912年5月16日,杜
  • 伊凡·尼楚伊-列维兹基伊凡·尼楚伊-列维兹基(乌克兰语:Іван Семенович Нечуй-Левицький,1838年11月25日-1918年4月2日)是乌克兰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是‘凯达修的家人’。等
  • 韩少云韩少云(1931年-2003年),女,河北秦皇岛人,中国评剧表演艺术家,沈阳评剧院演员,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 朱塞佩·基亚拉朱塞佩·基亚拉(意大利语:Giuseppe Chiara,1602年—1685年8月24日)是一位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出生在西西里王国的巴勒莫。1643年6月27日,他在日本筑前国登陆,试图寻找先前被捕的葡萄牙籍传教士克里斯托旺·费雷拉,随即被抓获送往长崎,后被押往江户。基亚拉被吊在洞穴里面连续拷打三天,最终叛教,改名冈本三右卫门(日语:岡本 三右衛門/おかもと さんえもん )。他是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著作《沉默》中塞巴斯蒂昂·罗德里格斯(Sebastião Rodrigues)的原型。1971年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