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理论

✍ dations ◷ 2025-10-12 13:54:05 #国际安全,军事战略,核战略,核战争,国际关系理论

在冷战时期,在使用核武器方面的威慑理论作为一种军事战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段期间里,它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一个相对弱的(拥核)力量可以凭借其极端的破坏力量阻止另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只要其能够在第一波突发袭击中存留下来。威慑是一种策略,旨在吓阻(英语:Coercive diplomacy)其对手采取尚未开始的行动,或阻止他们做出其他国家期望的事情。伯纳德·布罗迪(英语:Bernard Brodie (military strategist))在1959年写到,可靠的核威慑力量必须始终处于准备使用的状态,但不能已经被使用。

在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于1966年的经典威慑著作中,提出了军事战略不再被定义为军事胜利学的概念。相反,有人认为,军事战略现在同样强调威胁和威慑,即使不是全部,也占其大部分。谢林阐释,伤害另一个国家的能力现在被用作防止其作出某种行为的一种因素。为了达到威慑另一个国家的效果,其本国军事力量必须非常强大。因此,可以总结出,以武力为基础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威慑理论的基础,而且在对其予以保留使用的时候是最有效的。

2004年,弗兰克·C·扎加雷提出威慑理论在逻辑上不一致,在经验上不可靠,而且作为理论而言有明显不足。理性选择学者主张以完美威慑取代经典威慑,即假设各国的内部特性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威胁报复的可信度。

在2007年1月《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资深冷战决策者亨利·基辛格、比尔·佩里(英语:William Perry)、乔治·舒尔茨和山姆·纳恩(英语:Sam Nunn)扭转了他们以前的立场,并声称这远不能让世界更安全,核武器已成为极端风险的因素。他们的理论基础和结论并不是建立在只有少数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旧世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许多国家拥有这些技术的不稳定因素上,而且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妥善维护和升级:

据《经济学人》报导,“欧洲高级政治家和妇女”组织呼吁在2010年采取进一步行动解决核扩散问题。他们说:“核威慑对潜在的区域核军备竞赛和核恐怖主义的世界的战略反应远没有冷战时那么有说服力”。

相关

  • 核膜核膜(英语:nuclear membrane 或 karyotheca),又称核被膜或核封套(nuclear envelope)是包围真核细胞细胞核,分隔开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物膜。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厚度共约20-1
  • 人祭人祭(英语:human sacrifice)是一种古代宗教仪式(祭祀),即用人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与它相似的仪式有动物祭(英语:Animal sacrifice)。在整个人类史上,各种文明均发生过用活人作为牲礼的
  • 间二甲苯间二甲苯是苯的两个氢被两个甲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两个甲基处于间位。 间二甲苯最大的用途是制造间苯二甲酸。
  • 约翰·图基约翰·图基(英语:John Tukey,1915年6月16日-2000年7月26日),美国数学家,快速傅里叶变换发明人。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荣誉勋章,和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裔概率论
  • 马穆楚马穆楚(Mamoudzou)是坐落于印度洋上法国海外领地马约特岛的首府,也是马约特岛上人口最多的市镇。城市位于大陆地岛(Grande-Terre)上,马约特岛早年的首府是位于小陆地岛(Petite-T
  • 照度照度(英语:Illuminance)是每单位面积所接收到的光通量。SI制单位是勒克斯(lx=lux)或辐透(ph=phot),1勒克斯=1流明/平方米,1 辐透 = 1流明/平方厘米,1 辐透 = 10000勒克斯。居家的一般
  • 说唱说唱可以指:
  • 银牌银牌通常是奖励给某项竞赛(例如奥运会等体育比赛)第二名优胜者的奖牌。竞赛的一、三名优胜者一般是分别获得金牌和铜牌。这种做法据说是由一位犹太人的国王首创的。银牌通常都
  • 加拉·艾略华特·达利加拉·艾略华特·达利(1894年9月7日-1982年6月10日),原名爱莲娜·伊万诺瓦·迪亚克诺瓦,生于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喀山,是多位艺术家的缪斯女神,同时也是萨尔瓦多·达利的妻子,死于里加
  • 超级机器人大战完全版《超级机器人大战完全版》(日语: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コンプリートボックス)是万普于1999年6月10日在PlayStation平台发售的回合制战略角色扮演游戏类型合集游戏,收录《第2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