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丝点

✍ dations ◷ 2025-09-29 03:00:40 #着丝点
动粒或着丝点(英语:Kinetocho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中位于着丝粒两侧的3层盘状特化结构,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非染色体性质物质附加物。动粒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中、后期等几个阶段,纺锤体的纺锤丝(或星射线)需附着在染色体的动粒上(而非着丝粒上),牵引染色体移动、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动粒在真核生物中形成并在着丝粒上组装。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丝点将染色体连接到微管聚合物上。动粒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功能也不同,但这两种结构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在非正规场合中,有时也用动粒或着丝粒泛指它们所在的染色体主缢痕位置。着丝粒包括两个区域:一个内动粒,该区域用于与DNA着丝粒紧密连接;一个外动粒,用于和微管发生作用。单着丝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霉菌和众多植物)在每个染色体中有一个单独的动粒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动粒。全着丝粒生物(包括线虫和蛔虫等)顺着染色体的延伸方向组装动粒。在细胞有丝分裂S期期间,染色体自我复制,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各自的方向相反的动粒结合在一起。在分裂中期到分裂后期的转变中,姐妹染色单体各自分离,各染色单体上的独立动粒驱动它们向纺锤体的两极运动,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因此动粒是经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分离必不可少的要素。即使是最简单的动粒也包括超过45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大部分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一类专用的组蛋白H3变种(称为“CENP-A”或“CenH3”)。这些蛋白质在动粒和DNA连接中起辅助作用。动粒中的其他蛋白质使动粒附着于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微管上。同时还需蛋白质发动机(如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运动提供动力。其他一些蛋白(如MAD2)监测微管的附着情况及姐妹动粒的张力大小,并在这两项中任意一项出现问题时激活纺锤体检查点来阻止细胞复制的循环周期。在染色体被碱性染料染色后,由于动粒几乎把着丝粒覆盖,所以染色后观察染色体的外形时在动粒部分染色很浅或几乎观察不到着色。

相关

  • 国家安全局美国国家安全局(英语: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缩写:NSA)是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隶属于美国国防部,是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成立的部
  • 唯心主义唯心论(英语:idealism)或唯心主义、理想主义、理念论或观念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唯心论直接相对于唯物论,后者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为物质,我们对世界
  • 表皮表皮(英语:Cuticle)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它是覆盖在生物体表面的非矿物,它坚硬而柔韧,能对生物体提供保护。各种类型的表皮是非同源的,它们的来源、结构、功能和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在
  • 好莱坞好莱坞(英语:Hollywood),是美国加州洛杉矶的地名,由于美国许多著名电影公司设立于此,故经常与美国电影和影星联系起来,而“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代南加州的电影工业。1853年
  • X染色体的去激活X染色体去激活,又称X染色体失活或里昂化,是指雌性哺乳类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的其中之一失去活性的现象。X染色体会被包装成异染色质,进而因功能受抑制而沉默化。里昂化可使雌性不
  • 慢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桥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是一种由甲状腺被一系列细胞或抗体介导免疫过程攻击所导致的自体
  • NaOsub2/sub超氧化钠是一个橙黄色的固体,化学式为NaO2,含有超氧离子O2−。超氧化钠为石盐结构,可由过氧化钠与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反应制备:用氧气与钠的液氨溶液小心反应也会得到超氧化钠:超氧
  • 白额高脚蛛白额高脚蛛(学名:Heteropoda venatoria),俗称“高脚蜘蛛”、“大蜘蛛”、“擒老”、“蟧蜈狩猎巨蟹蛛”、“喇牙”(或作“”、“旯犽”或“蟧蜈”(lâ-giâ))。为巨蟹蛛科巨蟹蛛属的
  • 普利兹克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英语: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一年一度由凯悦基金会颁发,以表彰“在世建筑师,其建筑作品展现了其天赋、远见与奉献等特质的交融,并透过建筑艺术,立下对人道
  • 菲律宾板块隐没带 Alps 造山带 30→ 相对于非洲板块的移动速度(mm/Y)菲律宾海板块(英语: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