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蝇

✍ dations ◷ 2025-07-19 08:01:08 #蚤蝇
蚤蝇又名为驼背蝇,为一类小型的苍蝇,常出现在尸体腐败后期。属于双翅目蚤蝇科(学名:Phoridae),估计有超过4000个物种,分成4个亚科230个属。最常见的是别名棺材蝇的蛆症异蚤蝇(Megaselia scalaris)。另一物种Euryplatea nanaknihali体长仅0.4毫米,是世界最小的苍蝇。基本上除了寄生蝇之外的蝇科同类一样,都是食腐性的苍蝇。不过与丽蝇、金蝇不同的是,蚤蝇是在尸体腐败后期时才会群聚,这点与果蝇颇为类似。因蚤蝇的背部隆起,故又名为驼背蝇。寄生性蚤蝇是目前已知能将社会性昆虫消灭的种类之一,这种蚤蝇是以真菌为食,并带有真菌的孢子囊。一旦昆虫被此种蚤蝇叮咬的时候,真菌的孢子便会侵入受害虫体内发育。被真菌“寄生”的虫子会行动迟缓,然后死亡,死亡之后体表会出现真菌的丝状体,然后在窝巢中传散,造成一群昆虫死亡,且成木乃伊状,在国外便曾经发生过蜂农因蚤蝇而损失蜂箱,最后弃业而转行的例子。不过话虽如此,一些种类的寄生性蚤蝇却是入侵红火蚁的昆虫天敌,入侵红火蚁的天敌之一就是寄生性蚤蝇',连蚁狮(蜻蛉之幼体)和蜘蛛都不是入侵红火蚁的对手。寄生方式有用真菌孢子的方式,利用蚂蚁的共食性来消灭的,另外一种便是如同成体寄生性寄生蜂、寄生蝇一样,在入侵红火蚁体中产卵,幼蛆孵化之后会爬至火蚁的头部“定居”,使入侵红火蚁无法正常行动,最后使之死亡。但是此种蚤蝇却是很稀少的,几乎只有在热带地区的树林中才可能被发现。

相关

  • 茶碱茶碱(英语:Theophylline)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红茶和绿茶中,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可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它具有与咖啡因类似的结构和药理学特性
  • 卡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法语:les Carolingiens,旧称Carlovingiens,中世纪拉丁语:Karolingi,又译卡洛林王朝)是自公元751年后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王朝。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员以“宫相”的身份涉理王
  • 蕾特氏症蕾特氏症(瑞特氏症候群、Rett Syndrome、RTT),是一种X染色体性联显性遗传疾病,突变点位于MeCP2基因上,属于罕见神经疾病,发病率约为1/12,000~1/15,000,而且临床表征缺乏特殊性,因此诊
  • 尤利乌斯二世教宗儒略二世(拉丁语:Iulius PP. II;1443年12月5日-1513年2月21日)原名儒利安·德拉罗韦雷(意大利语:Giuliano della Rovere),1503年11月1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11月26日即位至1513
  • EF-TuEF-Tu(热不稳定延伸因子 英语:elongation factor thermo unstable)是原核延伸因子之一。延伸因子在核糖体翻译蛋白质中有重要作用。t-RNA通过反密码子与mRNA识别,携带在tRNA上的
  • 比松费迪南·爱德华·比松(法语:Ferdinand Édouard Buisson,1841年12月20日-1932年2月16日),法国教育官员,新教牧师,和平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家,1902年至1906年领导教育联盟,曾创办并在191
  • 隐性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 阿猴社阿猴社,台湾平埔马卡道族古聚落名,为凤山八社之一。位址为今日屏东县屏东市境内。高雄市市区古称打狗(Takou),可能为阿猴社(Akauw)之前身。阿猴社与古籍中“阿猴林社”有密切关系。
  • γ‐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γ‐变形菌纲(学名:Gammaproteobacteria)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是目前所知的细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纲,包括一些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类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a
  • 亚历山大·蒲柏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1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