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朱特

✍ dations ◷ 2025-07-21 02:57:46 #1948年出生,2010年逝世,英国历史学家,犹太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校友,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校友,剑桥国王学院研究员,纽约大学教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英

托尼·罗伯特·朱特(英语:Tony Robert Judt,又译为东尼·贾德,1948年1月2日-2010年8月6日),英国历史学家、作家、大学教授、社会民主主义者。他以其对欧洲历史的贡献而闻名,是纽约大学研究欧洲历史的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教授和纽约大学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研究所主任。他还经常为《纽约书评》写文章,成为了一名公共知识分子。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07年则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托尼·朱特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朱特的祖父是沙俄时期社会主义政党崩得的支持者,父亲则是个对斯大林主义持有异议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托洛茨基充满同情。

在他小时候,父母就把家搬到很少犹太人居住的普特尼区。朱特从小接受传统的英式教育。朱特在父亲影响下很早就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以及乔治·奥威尔和阿瑟·库斯勒等左翼作家的作品。在中学时,朱特是一名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者。他曾多次前往以色列,在吉布茨做一名采摘工人。后来因为在以色列的沮丧,而使其成为一个尖锐的批评者。

1968年六八风暴期间,他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参与了在剑桥的反越战大游行。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期间,他结识了法国共产主义史学家安妮·克里格尔,并在史学理论上受到她很大的影响。

朱特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和牛津大学等处。1987年执教于纽约大学,并在这里创建了雷马克研究所。

2008年他被诊断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2009年颈部以下瘫痪,2010年在纽约曼哈顿的家中去世。

朱特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并未有系统的训练,基本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自学成才的。他研究历史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关切。

朱特早期研究领域是法国史。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法国1920年代的社会党,之后的著作则是对19世纪晚期普罗旺斯的社会主义的区域研究。

1980年代初期,朱特通过流亡美国的波兰历史学家扬·格罗斯,结识了不少东欧的知识分子,受此影响,东欧成为他新的研究领域。并在十多年后完成了代表他最高学术成就的《战后欧洲史》。

1990年代,朱特开始为《纽约书评》和《新共和》撰写大量评论文章,话题涉及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和美国外交政策等问题。他对伊拉克战争和以色列的批评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相关

  • +蒿甲醚复方蒿甲醚(Artemether/lumefantrine),常见商品名Coartem,为由蒿甲醚及苯芴醇混和而成的副方抗疟药。本品主要用于对抗具有氯喹抗药性的恶性疟原虫,本品通常不会用于预防疟疾,为一
  • 本生灯本生灯是科学实验室常用的高温加热工具之一。该工具以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的名字命名,而实际上是由他的助手彼得·迪斯德加(Peter Desaga)在1855年改良法拉第原先的一
  •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der Ältere,1472年-1553年10月16日)是德国重要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他的儿子小卢卡斯·克拉纳赫也是杰出的画家。
  • 1770年兹姆里·利姆授职仪式壁画,从前1775年到前1760年创作。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民变明朝民变收录了明代主要的起事运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叛乱军与明军作战开始,直至清朝顺治年间才结束的一场战争,被称为明末农民战争。明太祖洪武三年
  • 旧总督府第二师范学校大礼堂(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旧礼堂)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简称国北教大、国北教、北教大、北教)是一所专门培育小学师资的教育大学,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前身为“省立台北师专”,于2005年改为现名,校风保守,留有师范院校的
  • 西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是印尼在婆罗洲岛加里曼丹地区的五个省份之一。面积约146,807平方公里。居民中超过一半信仰为伊斯兰教、23.94%为天主教、12.38%为基督新教,其余信佛教,印度教和孔
  • 印度中央调查局印度中央调查局印度刑事调查和国家安全情报机构。它成立于1963年(刑事机构成立于1941年)。其工作格言是“守业,公正,诚信”。
  • 美容冠莫美容或仿生冠,是一个伪概念。指部分美容整形机构将医疗口腔科之中用于修复重度龋齿、牙齿断裂等病症的人造牙冠的技术手段错误地用在牙齿美容之上,主要针对牙齿改色和修改牙
  • 地理扩散地理扩散(Geodispersal)是一个与地理隔离相对的过程,指阻挡两个生态系统或种群之间发生交流的地理屏障消失后,两个生态系统或种群开始逐步融合的过程。地理扩散的一个例子是巴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