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十一月革命

✍ dations ◷ 2025-07-20 07:50:54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0年代德国,20世纪德国政治,革命,1918年,德国共产主义

德国革命者

德意志帝国

魏玛

十一月革命(德语:Novemberrevolution),又称“德国1918年-1919年革命”,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与19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致使帝制被推翻以及共和的建立。与俄罗斯的二月革命类似,德国革命并非由一个政党领导。同时,类似苏维埃的工人团体亦希望夺权,然而此类事件使得左派分子更分裂,如社会民主党领导的共和政府曾利用右翼的自由军团来镇压同为左翼的斯巴达克同盟。

正如1917年俄国革命的诱因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民生灾难,引发了德国革命。德军统帅埃里希·鲁登道夫想领导军队在1918年向盟军投降,结果引起政治危机。威廉二世退位后,虽然巴登亲王任命社会民主党代表领导临时政府,但仍未能阻止叛乱继续。

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尔港首先发生起义:四万名海员及船只认为德国在战争中大势已去,出战只是自取灭亡,于是抗拒海军的出兵命令。11月8日时,工人与士兵的议会已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大部分,为“议会共和”作准备。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纵然如此,仍有不少上层或中产的分子支持帝制。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社会民主党跃升成为领导德国的政党,与激进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共同执政。不过,独立社民党认为社民党想保持资本主义在德国的现状,便在1918年12月脱离联合政府。其后,1919年1月,斯巴达克同盟发动第二股革命浪潮,让它横扫德国。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聘用自由军团镇压起义。1月15日,斯巴达克团两位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惨遭杀害。4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形成革命高潮。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遭社民党政府血腥镇压。

德国革命促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同时又促使民族主义的纳粹党崛起。

在1900之后的十年中,德国社民党领导了德国的劳工运动。1912年,拥有着35%投票与110席位的社民党成为了德国最大的政党。党员数量约有一百万,党报前进报订阅者有150万。工会有250万成员,大多数很可能支持社民党。另外有若干个合作组织和其他组织直接与社民党和工会或社民思想相关。其他值得注意的党派有天主教的中央党(91席位)和德国保守党(英语:German Conservative Party)(43)。

在第二国际的会议中,社民党一直同意战争时的社会主义者的联合行动。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社民党像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一样在七月危机中组织了反战示威。在罗莎·卢森堡作为党内左翼代表要求在全党名义下的不服从与反战后,帝国政府计划战争爆发后立即逮捕政党领导。自1913年之后的两位政党领导之一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与奥托·布劳恩去苏黎世来避免没收党的资金。

在1914年8月1日德国对俄罗斯帝国宣战之后,多数社民党报纸都对战争抱有普遍热情,因为他们将俄罗斯帝国视为欧洲最反动和反社会主义的力量。在八月前几天,编者相信他们与在前一年去世的奥古斯特·倍倍尔的观点保持一致。1904年,他在德国国会宣布社民党将支持德国的武装防御以抵抗外国攻击。1907年,他在埃森举行的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甚至答应,如果他本人是要与俄罗斯作斗争,那么他将“担负重任”,而俄国是“所有文化和所有被压迫者的敌人”。面对民众普遍对战争的热情,这预见了协约国的袭击,许多社民党代表担心,他们一贯的和平主义可能会失去许多选民。此外,帝国大臣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的政府威胁说,如果发生战争,所有政党均应取缔。另一方面,他利用社民党的反俄立场来争取该党对战争的批准。

相关

  • 磺胺苯吡唑磺胺苯吡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phena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大鼠(经皮下注射)体内的LD50(半
  • 美国邮政服务美国邮政总局(英语: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缩写:USPS),又称美国邮局、美国邮政服务,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是少数在美国宪法中提及设立的机构。邮政总局的历史可上溯
  • 孟斐斯孟斐斯或孟菲斯(阿拉伯语:ممفس‎;埃及阿拉伯语:ممفيس;希腊语:Μέμφις)曾是诺姆─阿纳赫奇(英语:Aneb-Hetch)的都城,也是下埃及的第一个诺姆。它的遗迹在拉希纳村附近,位于
  • 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是一种沉积岩的类别,最常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大类。其中石灰岩主要由霰石与方解石组成,后者则可提供白云石。碳酸盐岩自寒武纪已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估计占沉积岩总量
  • 战争列表这里收录了有关战争和军事冲突的各种列表,分别按照时间、地域和战争类型排列。本列表尽可能地收集了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所有军事冲突。敬请注意:尽管军事冲突的参战各方并未正式
  • 昭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或爱猷识里达腊,蒙古语: ᠠᠶᠣᠰᠢᠷᠢᠳᠠᠷ,鲍培转写:Ayusiridara,西里尔字母:Аюушридар,1339年1月23日-1378年5月10日),是北元的第二位君主,第十六位蒙
  • 黑翅蕈蚋总科眼蕈蚊总科(学名:Sciaroidea),又名黑翅蕈蚋总科,华南及海外华人社区俗称其物种作蚊滋或蚊滋仔,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毛蚋下目一个昆虫的总科。这些物种的体型都很细小、深色、而且寿命
  • 瓦螨Hyporder Dermanyssiae Evans & Till, 1979瓦螨(Varroa destructor)又称狄斯瓦螨、蜂蟹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虫,卵圆扁平,红棕色,长1-1.2毫米,严重危害世界各地的西方蜜蜂(Apis mell
  • 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 (分治决议),即联合国巴勒斯坦分割方案,于1947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大会通过。该决议提出了两个临时国家的建立,一个是犹太国,另一个是阿拉伯国。该决议也建议了
  •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小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博士(Dr. Dickinson Woodruff Richards, Jr.,1895年10月30日-1973年2月23日)是一位美国医生与生理学家。1956年,他与安德烈·考南德和沃纳·福斯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