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等于
✍ dations ◷ 2025-07-24 13:04:02 #等于
在数学的领域中,若两个数学对象在各个方面都相同,则称他们是相等的。这就定义了一个二元谓词等于,写作“
=
{displaystyle =}
”;
x
=
y
{displaystyle x=y}
当且仅当
x
{displaystyle x}
和
y
{displaystyle y}
相等。通常意义上,等于是通过两个元素间的等价关系来构造的。将两个表达式用等于符号连起来,就构成了等式,例如
6
−
2
=
4
{displaystyle 6-2=4}
,即
6
−
2
{displaystyle 6-2}
与
4
{displaystyle 4}
是相等的。注意,有些时候“
A
=
B
{displaystyle A=B}
”并不表示等式。例如,
T
(
n
)
=
O
(
n
2
)
{displaystyle T(n)=O(n^{2})}
表示在数量级
n
2
{displaystyle n^{2}}
上渐进。因为这里的符号“
=
{displaystyle =}
”不满足当且仅当的定义,所以它不等于等于符号;实际上,
O
(
n
2
)
=
T
(
n
)
{displaystyle O(n^{2})=T(n)}
是没有意义的。请参见大O符号了解这部分内容。集合
A
{displaystyle A}
上的等于关系是种二元关系,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实际上,这是
A
{displaystyle A}
上唯一满足所有这些性质的关系。
去掉对反对称性的要求,就是等价关系。
相应的,给定任意等价关系
R
{displaystyle R}
,可以构造商集
A
/
R
{displaystyle A/R}
,并且这个等价关系将‘下降为’
A
/
R
{displaystyle A/R}
上的等于。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的等式称为恒等式,包含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谓词逻辑含有标准的关于相等的公理来形式化莱布尼茨律。莱布尼茨律是由哲学家莱布尼茨在17世纪提出来的。
莱布尼茨的想法是,两样物体是同一的,当且仅当它们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形式化这一说法,可以写成然而,在一阶逻辑中,不能对谓词进行量化。因此,需要使用下述公理:这条公理对任意单变量的谓词
P
{displaystyle P}
都有效,但只定义了莱布尼茨律的一个方向:若
x
{displaystyle x}
和
y
{displaystyle y}
相等,则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
可以通过简单的假设来定义莱布尼茨律的另一个方向:则若
x
{displaystyle x}
和
y
{displaystyle y}
具有相同的性质,则特定的它们关于谓词
P
{displaystyle P}
是相同的。这里谓词
P
{displaystyle P}
为:
P
(
z
)
{displaystyle P(z)}
当且仅当
x
=
z
{displaystyle x=z}
。
由于
P
(
x
)
{displaystyle P(x)}
成立,
P
(
y
)
{displaystyle P(y)}
必定也成立(相同的性质),所以
x
=
y
{displaystyle x=y}
(' '
P
{displaystyle P}
的变量为
y
{displaystyle y}
).对任意量
a
{displaystyle a}
和
b
{displaystyle b}
和任意表达式
F
(
x
)
{displaystyle F(x)}
,若
a
=
b
{displaystyle a=b}
,则
F
(
a
)
=
F
(
b
)
{displaystyle F(a)=F(b)}
(设等式两边都有意义)。
在一阶逻辑中,不能量化像
F
{displaystyle F}
这样的表达式(它可能是个函数谓词)。
一些例子:对任意量
a
{displaystyle a}
,
a
=
a
{displaystyle a=a}
。这个性质通常在数学证明中作为中间步骤。例子:如果
a
=
b
{displaystyle a=b}
,那么
b
=
a
{displaystyle b=a}例子:如果
a
=
b
{displaystyle a=b}
,
b
=
c
{displaystyle b=c}
,那么
a
=
c
{displaystyle a=c}实数或其他对象上的二元关系“约等于”,即使进行精确定义,也不具有传递性(即使看上去有,但许多小的差能够叠加成非常大)。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等于具有传递性。尽管对称性和传递性通常看上去是基本性质,但它们能够通过替代性和自反性证明得到。“等于”符号或 “
=
{displaystyle =}
”被用来表示一些算术运算的结果,是由Robert Recorde在1557年发明的。由于觉得书写文字过于麻烦,Recorde在他的作品 The Whetstone of Witte 中采用了这一符号。原因是符号中的两条线一样长,表明其连接的两个量也相等。这一发明在威尔士的St Mary教堂有记录。约等于的符号是
≈
{displaystyle approx }
或≒,不等于的符号是
≠
{displaystyle neq }
。
相关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心得安普萘洛尔(Propranolol)属于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多种心律不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微血管瘤(英语:capillary hemangioma)、表演焦虑症(英语:performance anx
- 肌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中东中东(英语:Middle East,阿拉伯语:الشرق الأوسط,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
- 字体 (消歧义)字体、字型、字形、书体等词容易混淆,它们可以指:
- 发表偏差发表偏差(英语:publication bias)或称为抽屉问题(英语:file drawer problem),是在学术出版过程发生的一种现象。当某项研究是否发表的决定受着该研究的结论影响时,发表偏差便会发生
- 注意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不锈钢肥粒铁(α-Fe) 针状肥粒铁(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波来铁(88%肥粒铁,12%碳化三铁) 变韧铁 粒滴斑铁(波来铁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N-乙酰谷氨酸合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英语:N-acetylglutamate synthase)是一个催化乙酰辅酶A与谷氨酸产生N-乙酰谷氨酸的酶。对于细菌与植物来说,此酶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合成精氨酸途径中的一种酶。
- 哥特式哥特式艺术,又译作哥德式艺术(法语:Art gothique),为一种源自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3世纪,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形成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