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荧光
✍ dations ◷ 2025-07-19 05:11:25 #生物荧光
生物萤光( Biofluorescence)是一种生物体发出萤光的机制。与生物发光不同的是:生物萤光是透过其体内的萤光蛋白,利用与萤光近似的机制,透过来吸收特定波段的光波,然后再发放另一个波段的光波。这种萤光蛋白过往只在刺胞动物门物种中发现,但现时在生物树上多个系列的物种上都找得到,特别是珊瑚鱼物种:学者于16个目、50个科、105个属及超过180个物种的珊瑚鱼身上发现萤光蛋白,比预期中常见。这些鱼类的视力都比较灵敏,而且其眼内的视神经亦能够接收这些萤光。以下为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的《PLoS ONE》期刊列出的可发出萤光的生物的列表(不包括刺胞动物):
相关
- 弱碱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中,弱碱指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碱,意即质子化反应不完全。一般碱的pH值范围为7~14,其中7为中性,14则为强碱性,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相对强碱而言,弱碱从水分
- 多重宗教身份认同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提出一个人可同时属于多个宗教传统的概念。或许有些区域如亚洲早视此为正常现象,但不少宗教学者已开始讨论在不同宗教传统中,如华人民间信仰、犹太教、基督教
- 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称TSH(英语: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 or Thyrotropin),是一个由垂体前叶当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细胞所分泌的肽类激素。该激素用于调节甲状腺的内分泌功能.
- 石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二个(五划的则为第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石部归于五划部首。石部通常从上、下、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谷应泰谷应泰(1620年-1690年),字赓虞,别号霖苍,明末清初直隶丰润(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人。博闻强记,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历官户部郎中。顺治十三年(1656年)提督浙江学政佥事,利用公余,延揽名士,于
- abbr class=abbr title=S45: 发生事故或感到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的话出示标签S45/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史坦利·布鲁希纳史坦利·布鲁希纳(英语:Stanley B. Prusiner,1942年5月28日-),美国神经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所长。发现朊病毒——一类主要或仅由蛋白质组成的
- 光的色散在光学中,色散是指一道光中,光的相速度随着频率而改变。拥有上述特性的介质,我们称为色散性介质。提到色散,通常是指电磁波(包含可见光)的性质,但此性质可以推广至任何波动,例如声
- 结构化学结构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近几十年,这门学科获得迅速发展,结构化学观点不仅渗透到化学各个分支学科领域,同时在生物、材料、矿冶、地
- Nasub2/subSOsub3/sub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O3)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它在室温下为白色颗粒粉末,可溶于水,具还原性,加热时歧化为硫化钠和硫酸钠,放置于空气中时逐渐氧化为硫酸钠。它可以以无水物、七水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