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袭 (明郑)

✍ dations ◷ 2025-07-20 01:51:25 #郑姓,郑氏王朝君主,郑成功家族

郑袭(台湾话:鄭襲,台罗:Tīnn Sip;),斋号葵庵。明末清初福建泉州泉安人,郑氏王朝宗室,郑芝龙第五子,郑成功幼弟,亦是颜思齐的外孙。郑芝龙降清时,郑袭跟随郑成功,后随之来台。因与郑经嗣位之争失败,被流放并软禁于厦门,后降清。

南明延平王郑成功令世子郑经驻防厦门,但郑经却于南明昭宗永历十六年(1662年),与其五弟郑智的乳母陈昭娘私通生子郑克�。世子妃唐氏之父唐显悦气愤地上奏郑成功世子郑经乱伦之事。郑成功听闻后,十分愤怒,下令洪旭等驻厦将领处死董王妃、王世子郑经、陈昭娘与庶王孙郑克�。然而,诸将并未从王命,唯一遵从王命的周全斌亦遭洪旭捉拿。诸将抗命之事随后传回“东都”,也开始了台海两岸内部紧张对立的局面。

明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日(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病逝,在台诸将遂推举郑成功之弟郑袭为“护理”,以定军心。郑袭部下蔡云、李应清、曹从龙、张骥等四人拉拢黄昭及萧拱宸等驻台将领,立郑袭为“东都主”。

同年11月,郑经先至澎湖,派人与黄昭、萧拱宸等人协商不成后,率军东征。郑经亲自率军于鹿耳门登陆,驻军东都的右虎卫黄安亦率军前来与世子会师。会合后,世子派人于承天府谴责黄萧二人,以自己为王室正统自居,要求台湾军助战。黄昭听闻消息后,率军至潦港与世子军对战,起先虽占优势,但黄昭本人中流箭身亡,全军败退。黄昭死后,诸将皆降。

郑经入主安平王城,郑袭为保全性命,将责任全推给几位心腹身上。随后蔡云被赐死,自缢。萧拱宸、张骥、李应清以及曹从龙等人于承天府遭斩首示众,族人流放。郑袭发配 并软禁于厦门。

1663年,郑袭畏惧被杀,半夜率领官吏二百二十四人,士卒一百二十人及银钱、船只、枪械等物,降清,钦命荣禄大夫头等兼管内阁大臣。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相关

  • 忌辰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大肠钡剂灌肠造影大肠钡剂灌肠造影(Barium Enema),简称钡剂造影,是将硫酸钡乳液灌入患者的肛门,让患者的结肠、直肠和大肠在X射线下成像。硫酸钡在人体内不溶,可以附着在消化道管壁上,阻挡X射线穿过
  • 三苯氯甲烷三苯氯甲烷(Triphenylmethyl chloride, TrCl),化学式C19H15Cl,是一种呈白色固体的卤代烃,有机合成中作为三苯甲基保护基的来源。三苯氯甲烷是一种商业试剂。它可由三苯甲醇与乙
  •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一座11.1厘米(4又3/8英寸)高的女性小雕塑,1908年出土于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英语:Josef Szombathy)在奥地利的维伦多尔夫村(Willendorf)附
  • A81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驾驶舱驾驶舱(英语:Cockpit),是飞行员控制飞机的座舱,通常位于一架飞机的前端。除了早期的部分飞机,如今大部分飞机的驾驶舱采用密闭式的设计。飞机驾驶舱内一般安装有各类飞行仪表和飞
  • 埃尔温·隆美尔曼佛雷德·隆美尔(英语:Manfred Rommel)(子)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
  • 德热纳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语:Pierre-Gilles de Gennes,1932年10月24日-2007年5月18日),法国物理学家,199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7年5月18日于奥赛逝世。德热纳1932年生于巴黎,1961年
  • FX HDFX为美国FX电视网的亚洲娱乐频道,由福斯传媒集团所有、星空传媒负责发送。 2012年,FX印度被FX亚洲取代。
  • 分子电子跃迁分子电子跃迁表示分子中价电子从一个能级因为吸收能量时,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级;或者释放能量,跃迁到更低的能级的过程。如果起始能级的能量比最终能级的能量高,原子便会释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