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波罗的人种

✍ dations ◷ 2025-10-02 12:22:08 #种族

东波罗的人种,又称为东欧人种或白海—波罗的海人种(White Sea-Baltic Race),是人类学家在20世纪提出的白人类型。

这类型身材中等、体格强壮、头型短、面阔、重大的下颌骨、短鼻子、眼珠灰色(他们因与乌拉尔民族混血,这人种黄色人种特点较明显)。他们是被认为是北欧人种与阿尔卑斯人种的混合。东斯拉夫人与芬兰人也是此人种。

相关

  • 鬼笔科Clathraceae Chevall. 1826 Lysuraceae Corda 1842鬼笔科(英文:Phallaceae)是鬼笔目下两个科的其中一个,其菌盖不成伞状。多具有臭味以吸引苍蝇助其繁殖。鬼笔科多半出现于热带
  • 氦-2在物理学中,双质子,是指仅含有2个质子、不包含任何中子的核素,可以视为一种假想的氦同位素,因此又称为氦-2(Helium-2,2He)。一般认为双质子(或氦-2)无法稳定存在,是由于核力的自旋-自旋
  • 雨格诺派胡格诺派(法语:Huguenot,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
  • 七七节七七节,又名沙夫幼特节、周日节、收获节、新果实节(基督教叫五旬节),是犹太教三大朝圣节日之一,因在逾越节的七周之后举行,故名“七七”。具体日期是在犹太历3月希万月(即西历大约5
  • 574年
  • 缎带突触缎带突触(ribbon synapse)是突触类型之一,具有特化的特征。例如神经递质的快速释放与不断的胞外分泌循环以及在膜电位梯度变化的反应中的内噬作用。缎带突触已被发现存在于视
  • 敦刻尔克撤离敦刻尔克战役,又称敦刻尔克大撤退或灯却湾之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欧洲大陆执行的一次战略性撤退。德国军队瓦解法国马奇诺防线后包抄英法盟军,盟军撤至敦刻尔克(法国北部靠近
  • 弯曲 (力学)弯曲(bending)也称为屈曲(flexure),为材料力学的名词.是指一形状狭长的结构件固体,受到和其长轴垂直的外力时,固体变形的情形。若结构件在某一方向长度很长,另外二方向的尺寸是该方向
  • 清颚龈擦音清颚龈擦音或清拱龈后擦音(voiceless palato-alveolar fricative 或 voiceless domed postalveolar fricative)为辅音之一,属齿龈后音,用于一些语言当中。国际音标以⟨ʃ⟩代表
  • 林一凡林一凡(?-),加拿大华裔,超写实派油画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