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学

✍ dations ◷ 2025-07-04 18:35:15 #神话

神话学(英语:mythology)可以指一般的神话研究,也可以指关于某一特定主题文化的故事和思想的一系列神话集合。为一门研究不同地区神话传说的学科。它涉及诸如人类起源、世界和超自然现象等重要民俗,神话和传说问题,并解释自然事件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神话还指一个知识分支,涉及神话的收集、研究和解释。神话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对神话的研究始于古代历史。欧赫默鲁斯、柏拉图和萨路修斯的希腊神话的对立阶级是由新柏拉图主义者发展起来的,后来又由文艺复兴时期的神话学家复兴。今天,神话的研究继续在各种各样的学术领域,包括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此外,对神话形体的学术比较被称为比较神话学。

神话是许多故事的结合,也是许多文化中会有的特征。有关神话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从自然的托寓、自然事物的拟人化、到历史事件的夸饰,或者是解释一些礼仪或仪式。神话有长久的历史,但不只是历史的产物而已,像当代的神话创作(英语:Mythopoeia)(例如都会传奇)以及奇幻作品或是日本漫画所创造的架空世界。一个文化中的神话可以传递归属感、共同经验及宗教经验、行为典范以及道德及实务教育。

神话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像古希腊及古中国的思想家有许多用传统故事来呈现的寓言。欧赫迈罗斯对希腊神话的分类、柏拉图的费德鲁斯篇及路斯提乌斯(英语:Sallustius)由新柏拉图主义所提出,在文艺复兴时在神话家的手上再度发扬光大。十九世纪的比较神话学将神话视为原始的,是相对于科学的存在(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或是对宗教礼仪的错误解读(马克斯·缪勒)。

有一种理论认为,神话是被扭曲了的真实历史事件。根据这一理论,讲故事的人一再的阐述历史记载,最后这些故事变成像神话一様。例如,风之神埃俄罗斯的神话源于国王教他的臣民使用帆和解释风的现的象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及普罗迪科斯支持这类的理点。神话历史论的英文为euhemerism,因为神话学者欧赫迈罗斯(c.320 BC)认为希腊众神是从人类传说发展而来。

也有理论认为神话一开始是以托寓的形式出现。根据这种理论,神话一开始是自然现象的托寓:阿波罗代表太阳,海神代表水……。也有理论认为,神话一开始是哲学或精神理念的托寓:雅典娜代表明智的判断,阿芙罗狄蒂代表欲望,等等。19世纪的马克斯·缪勒缪勒支持神话的托寓理论。

有些思想家认为,神话源于无生命的物体和力量的人格化。根据这些思想家的观点,古人将所崇拜的自然现象,如火和空气,渐渐的用神来描述。例如,根据神话思维(英语:Mythopoeic thought)观点,古人往往把事物人格化;因此,他们会将自然事件描述为神灵,这也就是神话的起源。

根据神话仪式理论,神话的存在是依赖于礼仪。这种理论最为极端论点认为,神话是为了解释仪式而出现。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圣经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英语:William Robertson Smith)提出。 根据史密斯的论点,人们一开始进行仪式的原因和神话无关,但后来他们已经忘记了原始举行仪式的原因,因此发明一个神话,并声称该仪式是为了纪念神话中描述的事件。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有过类似的理论。弗雷泽认为,原始人一开始相信魔法,后来当开始不相信魔法时,就发明了有关神的神话,并声称之前所进行魔法仪式是为了取悦神而进行的宗教仪式。

相关

  • 迈克尔·达米特迈克尔·达米特(英语:Michael Anthony Eardley Dummett,1925年6月27日-2011年12月27日)英国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被描述为“上世纪最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之一,也是种族容忍和平
  • 副首相政治主题英国副首相(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国内阁的一个非常设高级官员,设立与否是由首相根据当时政治情况决定,首相还可以让副首相兼任其他职务-比
  • 毘湿奴派毘湿奴派(Vaisnava dharma,英语:Vaishnavism),又写为毗湿奴派,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与湿婆派、飒刻昙派等传统并列。以崇拜毘湿奴及其十大化身为主要信仰,特别是黑天。他们的信仰中
  • 伊戈尔·晓戈列夫伊戈尔·奥列格维奇·晓戈列夫(俄语:Игорь Олегович Щёголев,1965年11月10日-),俄罗斯联邦政治人物。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驻中央联邦管区全权代表。1965年生于
  • 诺伊施塔特诺伊施塔特(德语:Neustadt)是一常见的德语地名,意为“新城”,可能指以下地方:
  • 艾丝黛拉公主 (瑞典)国王陛下 王后陛下艾丝黛拉·希尔维亚·伊娃·玛丽(Estelle Silvia Ewa Mary,2012年2月23日-),是瑞典公主及维多利亚女王储和丹尼尔亲王的第一个孩子,为瑞典继承顺序第二位的王位
  • 基南戈普高原基南戈普高原是东非国家肯雅的高原,海拔高度约2,400米,东面是阿伯德尔山脉,每年平均降雨量约1,000毫米,基库尤族自1960年代居住当地,种植玉米、小麦、椰菜、马铃薯等农作物。
  • 泛伊朗主义泛伊朗主义(英语:Pan-Iranism,波斯语:پان‌ایرانیسم‎)是一种存在于中亚地区的意识形态,旨在提倡居住于伊朗高原及其它经受伊朗文化影响之地域的伊朗民族之间的团结与
  • 圣哈辛托战役德克萨斯反抗势力决定性胜利圣哈辛托战役(Battle of San Jacinto)于1836年4月21日发生在今美国德克萨斯州哈里斯县,该战役是得克萨斯独立的决定性战役。在山姆·休士顿将军的率
  • 杨抡 (万历进士)杨抡(?-1634年),号桐庵,又号鹤浦,云南鹤庆府(今鹤庆县等地)人,白族。明朝政治人物、音乐家。万历癸丑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崇祯初以行人司司正担任琉球册封副使,前往琉球国册封世子尚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