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像

✍ dations ◷ 2025-10-02 03:18:16 #耶稣像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站立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顶,俯瞰着整个城市。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基督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科科瓦多山顶,山高710米。基督像身高30米,站立在8米的基座上,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教堂。基督像总重1145吨,张开的双臂横向总长28米。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神父佩德罗·玛丽亚·博斯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伊莎贝尔公主对这个主意不是很在意,而当巴西在1889年成为共和国后,这个设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为当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政教分离。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动来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设计要求包括:须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稣基督像和一个象征世界的基座。最后选择了“救世基督展开双臂”为设计外型。这座纪念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当地的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一组工程师和技师团研究了兰多斯基的设计方案,并决定以钢筋混凝土代替钢材,以便更适合十字架形状的雕像。科斯卡和兰多斯基决定以滑石作为雕像的外层材料,因为它有柔韧性高的特点,而且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里约热内卢还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铁路,以便将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块石料运到山顶。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巴西总统瓦加斯为塑像剪彩,这一天是巴西主保阿帕雷西达圣母的纪念日——圣母显灵日(又称守护神节)。落成典礼的一大亮点是照明系统的启动,原本计划是由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从他在那不勒斯的游船上,通过他发明的无线电启动开关,但是由于当天天气状况恶劣,信号强度受到影响,最终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员手工开启。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庆典上,里约热内卢的总主教欧瑟比欧·奥斯卡·舍伊德枢机在塑像下为圣母显灵日做弥撒,并宣布这座基督像被列为朝圣圣地。游客可以从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铁路上山游览。以前列车到达终点后人们还需要爬上222级阶梯才能到达雕像,这对行动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碍。2002年的古迹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装了三座全景升降机和四座电扶梯。另外,从雅丁波卡尼科区的帕奎公园有条有点费力的捷径步道通往山顶。俯瞰基督像救世基督像的背面救世基督像的正面面对部分照明

相关

  • 丧事丧事,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相关仪式(如葬礼)、习俗、禁忌等,而亲人或一些对本身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的一些特定习俗则称为读礼、守制、守丧、守孝、服丧、居丧等。最常见的是穿着丧
  • VIIIBbr /8固体、 液体、 气体8族元素(又称铁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8族的元素,位于7族元素和9族元素之间,在过去和9族元素及10族元素合称为ⅧB族元素。8族元素包含铁(Fe)、钌(Ru)、锇(Os)、
  • 法兰克福宪法保罗教堂宪法(保罗教会宪法) (Paulskirchenverfassung)是第一部整个德国范围的由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然而这部宪法却从来没有生效过。它作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于1849年3月27日
  • 拟似分布体积分布体积(VD),又称为拟似分布体积,是药理学的名词用作量化药物剂量服用后(不论是口服或是静脉注射)在体内的分布。它的定义是指一个药物剂量平均分布的体积,致使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达
  • 中山基督长老教会坐标:25°02′56″N 121°31′28″E / 25.048973°N 121.524314°E / 25.048973; 121.524314中山基督长老教会所属建筑落成于1937年,为一位于台北市市区的哥特式新教教堂。本
  • 蝇虎科570属,详见内文蝇虎科或跳蛛科(学名:Salticidae),又名“虩”(读音同“隙”),是蜘蛛目的一科,也是蝇虎总科的唯一科。根据ITIS引用的2011年数据,本科之下有570个属。部分动物学家尝试将
  • 高僧传《高僧传》为一部成书于南北朝 记录中国东汉至至当时佛教僧人的史料,由南朝梁僧人慧皎(497年~554年)撰。十四卷,收录于大正藏 CBETA T50 No. 2059 。后人有时称此书为《梁高僧传
  • 南北朝时代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间日本历史上皇室分裂为南、北两个天皇的时代,位于镰仓时代与室町时代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两方有各自的皇位承传,也各自有朝廷并立对峙。后嵯峨天皇由
  •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语:Adam Zagajewski,1945年6月21日-),生于乌克兰利沃夫,波兰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1982年曾移居巴黎,2002年返回波兰,居住在克拉科夫。他发表于《纽
  • 周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英语:The Sunday Times),英国的一份于每周日出刊的报纸。《星期日泰晤士报》也有出版爱尔兰共和国的版本,不过其与《爱尔兰时报》没有直接关联。《星期日泰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