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特·史密斯·米勒

✍ dations ◷ 2025-10-06 20:31:40 #有命名人缩写的植物学家,1869年出生,1956年逝世,美国生物学家,哈佛大学校友

小格里特·史密斯·米勒,英文:,(1869 年 12 月 6 日-1956 年 2 月 24 日)是美国的一位动物学家。

1869 年他生于美国纽约州Peterboro。1894 年他毕业于哈佛大学,随后在美国农业部动物、鸟类学家克林顿·哈特·梅里厄姆的指导下工作。1898 年他担任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馆助理馆长。1909 年他被提升为馆长。1940 年他成为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生物学所的助理。1915 年他发表了对皮尔当人铸型标本的研究成果,结论说明其下颌取自于猿人化石,从而证明了其伪造性。

1914 年 2 月,美国青年探险家查尔斯·麦考利·霍依(Charles McCauley Hoy,1897–1923)在中国洞庭湖的城陵矶水域猎获一头成年雄性白�豚,由此采集到了世界首个白�豚样本(仅保留了头骨和 7 块颈椎)。霍依根据当地渔民的口音,在样本上标注为 Pei Chi(“白旗”的谐音)。1916 年样本带回美国后,华盛顿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以 75 美元收购,1917 年供职于该馆的米勒对样本作了综合而详尽的研究。1918 年米勒发表著名的学术论文 "A new river dolphin from China"(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结合霍依的描述(白�豚的背鳍露出水面时,像一个浅色的旗帜,故被中国渔民称为“白旗”),将白�豚命名为 (最后的举旗者 或 遗留的举旗者;Lipotes 源于希腊文 leipo,意为“最后一个发现”,一说“遗留下来”,vexillifer 意为“举旗者”),英文名则定为 Chinese river dolphin(中华江豚)。

相关

  • 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印地语:भारतीय प्रौद्योगिकी संस्थान,英语;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简称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设和组成的七间自治工程与技术学
  • 有甲目 Cingulatasmall/small有甲目(学名:Cingulata),又名贫齿目,是异关节总目下两个目的其中之一。有甲目代表了美洲大陆上有甲的(英语:armour (zoology))胎盘类动物。犰狳科和倭犰狳科是本目现时仍有现生种的
  • 骨髓活检骨髓检查 (英语:Bone marrow examination),指以穿刺(日语:穿刺)骨髓的方式取得骨髓液(骨髓血)——这一步称为骨髓穿刺(英语:Bone marrow aspiration),取得收集的骨髓液可用于骨髓活检(英语
  • 东欧平原东欧平原位于欧洲东部,范围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里海之滨;东起乌拉尔山,西至波罗的海,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米。东欧平原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因此又称为俄罗斯平原、欧
  • 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Julius Vincenz von Krombholz,1782年12月19日-1843年11月1日)是出生于捷克Oberpolitz的医师与真菌学家。克罗姆布霍尔兹曾于布拉格大学
  • 孙冶方孙冶方(1908年10月24日-1983年2月22日),原名"薛萼果",又名孙勉之、宋亮,笔名孙冶方。中国大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曾任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与生于无锡礼社镇的经济学家薛暮桥
  • 铟的同位素铟(原子量:114.818)共有86个同位素,其中有1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翁东翁东(印尼语:Untung Syamsuri;1926年7月3日-1967年9月)中校,是印度尼西亚在1965年的九三〇事件中发动政变未遂的领导人之一。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翁东是由苏哈托于1962年派往西新几内
  • 分司厅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坐落于北京东城区小经厂胡同与分司厅胡同交界处,故得名“分司厅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为北京市著名的乒乓球示范校。
  • 新加坡国防部新加坡国防部(英语:Ministry of Defence (MINDEF);马来语:Kementerian Pertahanan;泰米尔语:தற்காப்பு அமைச்சு)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下辖部门。它主要负责管理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