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蚁亚科

✍ dations ◷ 2025-07-19 01:06:06 #古山蚁亚科
古山蚁亚科(Formiciinae)隶属于蚁科,是一个已灭绝的亚科,分布于欧洲与北美洲的始新世沉积层。模式属 Formicium 与 Titanomyrma 属在2011年被描述。Formicium 包含单单从翅膀化石描述的物种,Formicium 下有3个物种:在1920年被由Theodore D. A. Cockerell(英语:Theodore Dru Alison Cockerell)命名的 Formicium mirabile 、在1854年由 John O. Westwood 描述的 Formicium brodiei ,此二物种皆于使新世中期的沉积层出土的前翅化石描述,地点为英国多塞特郡伯恩茅斯;第三个物种为1929年由 Frank M. Carpenter(英语:Frank M. Carpenter) 描述的 Formicium berryi ,出土于使新世中期的沉积层,地点为美国田纳西州波雷尔,起初将该地层误认为威尔科克斯层。F. berryi 是北美洲第一个纪录的 Formicium 属及古山蚁亚科物种。随着 Titanomyrma 属的出现,两个由完整身体描述的物种被移动至其中,Formicium giganteum 与 F. simillimum ,变成 Titanomyrma giganteum and T. simillimum ,Titanomyrma 属包括了第三个物种 T. lubei ,T. lubei 的描述包含在描述 Titanomyrma 属的论文之中,T. lubei 是古山蚁亚科在北美洲的第二笔纪录。目前该亚科没有任何工蚁的纪录,但 T. giganteum 与 T. simillimum 有蚁后及雄蚁的纪录,T. lubei 有一笔蚁后的纪录,Titanomyrma 属的蚁后体型和现在体型最大的蚂蚁相似,只有 Dorylus wilverthi 的蚁后能达到类似的大小,52公分,与Titanomyrma 体型最小的物种 T. lubei 差不多。古山蚁亚科的成员的栖地限制多,它们需要中等湿度的气候,年均温需高于20 °C(68 °F),这点与现生最大的蚂蚁物种的限制相似。该亚科跨越欧洲及北美洲的方式,推测是借由使新世的北大西洋陆桥扩散,路途上的均温低于古山蚁亚科物种所需的温度,因此推测当时出现了一连串使气温提高的事件,进而使其成功扩散。

相关

  • SCWR超临界水反应堆(英语:Supercritical water reactor,缩写:SCWR)是一种第四代反应堆设计,使用超临界水作为工作流体。超临界水反应堆也是一种轻水反应堆(LWR),但是工作流体运作于较高的
  • 年代年代,中国古代亦称“秩”,1个年代为连续的10年,通常适用于用公元纪年。年代的划分为:依照公元纪年,某一年如果能被10整除,那么当年及此后9年(若公元前则为之前9年)共10年称为1个年代
  • 蒙帕纳斯大楼蒙帕纳斯大楼是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唯一的摩天大楼,在1973年完工,高210米(689呎),有59层楼。启用时为欧洲第一高楼,现在是全法国最高、以及欧盟国家之中第九高的摩天大楼。大楼建于
  • 陈 军陈军(1967年9月-)是一位中国无机化学家,南开大学教授。1967年出生于安徽宿松,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99年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韦斯特综合症韦斯特症候群或韦氏症候群(West syndrome)是发生于婴幼儿身上罕见的癫痫失调症状。此症状依其发现者英国医师威廉·詹姆士·韦斯特William James West(1793-1848)来命名。韦斯特
  • 三宝三宝(梵语:त्रिरत्न,转写:triratna;巴利语:tiratana;或梵语:रत्नत्रय,转写:ratna-traya;巴利语:ratanattaya),指佛宝、法宝和僧宝,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和教义,即佛教的核心和
  • 弗里德利布·费迪南德·龙格弗里德利布·费迪南德·龙格(德语:Friedlieb Ferdinand Runge,1794年2月8日-1867年3月25日),德国分析化学家。1819年在歌德的鼓励下,首次提炼了咖啡因。他也确认了颠茄提取物的瞳孔
  • 冈山车站冈山车站(台语发音:Kong-san Chhia-thâu),位于高雄市冈山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的铁路车站。除了台铁之外,本站也是规划中的高雄捷运冈山路竹延伸线沿线计划中车站之一。未
  • 硅酸镁滑石(英语:talc,硅酸镁)是已知最软的矿物,其莫氏硬度标为1。用指甲可以在滑石上留下划痕。滑石一般为白色,略带青色或绿色。滑石是其他矿物在地下发生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成的,
  • 双心石沪双心石沪位于澎湖县七美乡,因邻近顶隙渔港又称为顶隙沪,为该岛上唯一的石沪。因其两个沪房设计上状似两个心型而闻名,2006年,澎湖县政府正式将其登录为文化景观。双心石沪原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