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面

✍ dations ◷ 2025-07-12 20:54:57 #面条,即食面,日本发明

杯面,是以杯状的耐热防水容器盛载已经过干燥处理的面,只需注入热水焗三分钟便可食用,无需烹调。

杯面的面种类广泛,有日式的拉面、乌冬,中式的米粉、伊面,近年亦有意大利粉等种类,通常亦有少量经干燥处理的配料如肉、虾、蛋及菜。

杯状的耐热防水容器通常以聚苯乙烯(发泡胶)或经防水耐热处理的纸为材料。除杯型容器外,也有一些使用碗型容器的,称为碗面。使用桶型容器的,称为桶面。

杯面由日本日清食品发明,于1971年9月18日在日本上市,最初推出的品牌命名为合味道(Cup Noodle),售价100日圆(0.25美元),为当时袋装乌冬售价的3倍以上,并以发泡聚苯乙烯为容器。

杯面试卖期间在球场与赛马场等地点销售,因价格过高而不受欢迎,最后只能在某些必须夜间值勤的单位例如消防队与日本自卫队贩卖。为求打开市场,日清食品的创办人安藤百福在东京闹市区与三越百货公司合作促销,创下4个钟头卖出两万份的纪录,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面的基础。由于杯面走高价路线,所以配料包括冷冻干燥法制成的干燥虾,同时也改以叉子作为餐具。东京街头促销让杯面在关东得以立足。1972年2月日本发生赤军(日语:連合赤軍)连挟持人质与警察对抗的浅间山庄事件。由于警察吃杯面裹腹的镜头上了电视现场转播,杯面因此一炮而红。

按日清说法,安藤百福当初向美国代表推介日本乌冬,而对方用纸杯和餐叉试食,所以日清产品设计出“杯面”,放弃用筷子,以迎合西方饮食文化。

相关

  • 格(拉丁语:casus,英语:case),格位,狭义上称为语法格,在格语法中称为表层格,是名词、代词、分词、数词或形容词等词类当中,反映其在短语、从句或句子中所起语法功能(英语:grammatical fun
  • 苯二甲酸苯二甲酸(Benzenedicarboxylic acid),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而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4(COOH)2。可以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T 13745-92”。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它
  • 牛顿市牛顿市(英语:Newton)是美国麻萨诸塞州东部的一个小城市,属于米德尔塞克斯县,位于波士顿市西面。据2000年统计,人口83,829人,面积47.1平方千米。牛顿市建立于1630年。近年被多次评为
  • 黑木耳黑木耳(学名: "猶大的耳朵"),又称云耳、木耳、木檽、光木耳、木蕊、木菌、树鸡、䓴(音同“软”),是木耳科木耳属一种食用菌。黑木耳子实体通常是3至8厘米(1.2至3.1英寸)长,但也可以是
  • 翁闹翁闹(1910年2月21日-1940年11月21日),号杜夫,台湾日治时期作家,彰化社头人。1910年(明治43年),翁闹出生于台中厅武西堡关帝庙社二百六十四番地,本是陈纣、陈刘春家四男,五岁时被彰化社
  • 扫秒机芯扫秒机芯是对手表、钟表等指针式计时工具秒计时方式的分类。根据秒针走动的方式,分为扫秒和跳秒。扫秒即秒针连续走时(人眼看不出有间歇),跳秒即人眼能够感觉到秒针跳动,通常跳动
  • 安德海安德海(1837年-1869年),一说名安得海,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宦官,清朝咸丰皇帝、慈禧太后的宠臣。安德海出生年份有多种说法:1837年,1842年,1844年。自幼自阉入宫
  • 雷玛根大桥雷玛根大桥()是一部于1969年上映,由美国制片商联美制作和拍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鲁尔突围战为背景故事的战争片。描述1945年3月7日起,美军第九坦克师攻占在德国雷玛根市横跨莱茵河
  • 徒单皇后 (金卫绍王)徒单皇后(1168年-13世纪?),金朝卫绍王完颜永济的皇后,初为元妃,大安元年(1209年)正月立为皇后。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完颜永济被胡沙虎派的宦者李思中所杀,金宣宗即位,卫绍王被降为东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