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丛芜

✍ dations ◷ 2025-07-20 23:58:43 #1905年出生,1978年逝世,韦姓,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中国翻译家,文革受难者

韦丛芜(1905年3月16日-1978年12月19日),原名崇武,号立人、若愚,笔名东滢、蓼南、白菜、力行等,安徽霍邱叶集人,中国诗人、翻译家、政治人物,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家乡开展“全国合作化”的实验并从事乡村建设活动。韦丛芜是作家韦素园的胞弟。

1905年3月16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1912年入霍邱县立小学读书。1918年考入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0年,进入阜阳安徽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22年,在安庆与李霁野合办《评议报》的《微光周刊》和《皖报》的《微光副刊》,宣传新文化。是年秋天考入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二年级。1923年6月去北京,与三兄韦素园同住在北京大学第一院大楼对面的沙滩五号公寓内,并进北京崇实中学高中二年级读书。

1924年开始翻译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1925年结识鲁迅,并经常去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同年秋天,考入燕京大学,并与曹靖华、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著名的“未名社”,同时主编《燕大月刊》,创办《莽原》半月刊,从事办刊、创作、翻译及未名社的经营等工作。1929年大学毕业,次年底去上海从事翻译工作。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罪与罚》,蒲宁的《新的梦》《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贝洛的童话集《睡美人》,英国葛斯的《近代英国文学史》等作品,还发表、出版了创作的小说《校长》、新诗集《君山》《冰块》及一些散文。1931年9月应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聘,来到天津担任该院英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国戏剧和翻译等课程。

三十年代初,韦丛芜产生了“全国合作化”的构想。其在1933年1月第30卷第1号的《东方杂志》中“梦想的中国”专栏中说到:

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凡成年人都是社员,都是股东,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均附属于其下,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向着世界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的目标走去。

后韦丛芜又将自己的构想整理成《合作同盟》一书。鲁迅在收到《合作同盟》后,在予台静农的信中表达了韦丛芜狂热政治追求的不满与担忧:

立人先生大作,曾以册见惠,读之既哀其梦梦,又觉其凄凄。昔之诗人,本为梦者,今谈世事,遂如狂酲;诗人原宜热中,然神驰宦海,则溺矣。立人已无可救。

1933年9月韦丛芜回到故乡霍邱县城。为了从思想上做好准备,韦丛芜兴办了“复兴农村工作训练班”。他亲自讲课,给100多名受训的本土青年学子灌输他的“合作社”理论。陈立夫为韦丛芜竭诫报国的精神所打动,授意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任命韦丛芜为霍邱县县长。

1936年,省政府决定,同意开发城西湖垦区,由省财政厅向银行贷款8万元,交建设厅浚河筑堤;同时由事业扩充费中拨款20万元,在城西湖划出湖地10万亩,作为安徽大学农学院的基地。韦丛芜利用这两项投资,发动民众,在西湖北岸浪河赴上建成两座水闸,分别命名为“万民闸”和“万户闸”,通过两闸将水放入淮河,又收走当地乡绅的部分湖田,最后围出湖田20万亩作为“合作社”试验的基地。韦把这些湖田一分为三,分别作为“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试验农场,进行围湖垦殖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收回湖田的政策触动了当地权贵的利益,省政府迫于官绅压力,以“渎职罪”撤去其县长职位,其“合作社”计划被迫搁浅。抗战期间,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经商养家糊口,一度放弃了文学创作与翻译。

抗战胜利后,韦丛芜重回文学界,又开始进行翻译与创作。1946年-1949年间,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的囚犯》《死人之家》《女房东》等小说。1950年,加入上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任文艺组组长。1952年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担任英文编辑。1957年翻译出版苏联短篇小说集《友好的微笑》,1958年翻译出版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巨人》。他50年代先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20余部。

1958年9月,韦丛芜突然被上海市公安机关拘捕,未经正式审讯,被关押了近一年半的时间;1960年1月13日,上海市法院以“历史反革命罪”判处韦丛芜3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1960年4月在监外执行期间,一家被政府强令迁居杭州。1978年12月,在杭州丝绸学院教英语课;同年12月19日,因心脏病去世。1981年,上海中级人民法院对韦丛芜历史问题的决定给予平反。

主要作品有诗集《君山》、《冰块》等,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穷人》、《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美国杰克·伦敦的《生命》等。198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有《韦丛芜选集》。

相关

  • 人类微生物菌落项目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英语:Human Microbiome Project,缩写:HMP)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8年发起的一项旨在鉴定与阐明和人类健康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人类微生物组)功能的计划,计划耗
  • 亚里斯多德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年6月19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
  • 桂花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梫、月桂,分为木樨和金桂,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
  • 有67人各国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以主权国家或地区区分计算诺贝尔奖得主总数与人均的列表,也计入诺贝尔经济学奖。。列表同时认可获奖之前(通常是出生地)及获奖当时这2种公民权。倘有双重
  • 曼涅托曼涅托(希腊语:Μανέθων,或Μανέθως;拉丁化:Manetho,或Manethon,活动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亦称曼内托。古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用希腊文写成《埃及史》一
  • 德国法院体系德国法院体系(deutscher Gerichte;judiciary of Germany),可分为各州法院系统及联邦法院系统两个层次。按照主管范围又分为宪法法院、普通法院和专业法院(包括行政法院、劳动法院
  • 曾国荃曾国荃(1824年10月12日-1890年11月13日),清朝湘军将领,一名子植,谱名传恒,字沅甫,号叔纯。湖南长沙府湘乡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名臣曾国藩的九弟,湘军内部称之为曾老九,尊称为九帅。早年
  • 快桅阿拉巴马号劫持案快桅阿拉巴马号劫持案是一起涉及海盗劫掠的事件。在索马里港都埃尔(英语:Eyl)东南方240海里(440公里;280英里)处,有4名索马里海盗劫持了快桅阿拉巴马号(英语:MV Tygra)(MV Maersk Alaba
  • 六方晶系六方晶系(英语:hexagonal crystal system),有一个6次对称轴或者6次倒转轴,该轴是晶体的直立结晶轴C轴。另外三个水平结晶轴正端互成120°夹角。轴角α=β=90°,γ=120°,轴单位a=b
  • 加拿大政治加拿大的政治体系是根据议会民主制以及联邦制所设立的框架之内运作,具有深厚的民主传统。加拿大奉行君主立宪制,加拿大君主为国家元首。加拿大是个多党制国家,当中不少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