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科科

✍ dations ◷ 2025-07-11 07:56:33 #亚历山大·科科

亚历山大·科科(Aleksandr Kokko,1987年6月4日-),生于苏联列宁格勒,芬兰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时效力芬兰足球甲级联赛球队罗瓦涅米。

科科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为英格里芬兰人,于10岁时随家人移居芬兰波里。他随后加入当地球会波里爵士(英语:FC Jazz),为该会的青训队员。他于17岁时,于芬兰顶级联赛首次亮相,及后转会多支芬兰超联的前列球会。2007年,他加盟洪卡。他在首季有6场上阵机会,并代表洪卡出战欧洲足协杯及欧霸杯外围赛。2008年5月5日,他在对哈卡的联赛取得首个顶级联赛入球兼大演帽子戏法,协助洪卡以7–0胜出,更于2008年球季以13球成为联赛神射手。2008年8月,他外借到波里(英语:Porin Palloilijat)。2011年,他转会至瓦萨。2012年,他加盟罗瓦涅米。2015年,他第二度获膺芬超联赛神射手殊荣。

科科在芬超合共上阵159场,录得61球22个助攻,在次级的芬甲组联赛亦有上阵27场,录得19球的纪录。2016年,他首次出国发展,与澳职球会纽卡斯尔喷射机签约两年,受伤患困扰令其发展未算理想,为球会上阵13场只取得1球。2017年7月10日,他加盟港超联球会东方龙狮,成为继80年代初加山外援侯逊能(芬兰语:Leo Houtsonen)及精工外援伊素亚(芬兰语:Olli Isoaho)后,第三位来港效力的芬兰国家队成员。2017年9月9日,他在对和富大埔的第二场联赛即取得加盟后的首个入球,惟最终东方仍以1–3落败。科科于半季内在各项赛事上阵11场录得4球。他于2018年1月离队。

2008年5月,科科首度获征召入选芬兰U21国家队,参与欧洲U21国家杯外围赛,于对丹麦国家足队的赛事时充当后备。后在2008年9月9日以0–0赛和斯洛文尼亚的外围赛首次亮相。其后科科在2009年6月随队参与在瑞典举行的U21欧洲国家杯并在对德国国家队时后备上阵。2016年1月,首度获征召入选芬兰国家队并在对瑞典的友谊赛上阵27分钟首次在国际A级赛亮相。

相关

  • 亨利·戴维·梭罗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也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
  • 心部心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一个(四划的则为第一个)。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心部归于四划部首。心部通常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时,归为
  •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库尔斯基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库尔斯基(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рский 1874年10月10日-1932年12月20日)俄罗斯共产党政治家,1904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 1991-92球季英格兰足总杯1991/92球季英格兰足总杯(英语:FA Cup),是第111届英格兰足总杯,今届赛事的冠军是利物浦,他们在决赛以2:0击败新特兰,夺得冠军。利物浦击败了当时在次级联赛的新特兰,成为英超成立前
  • 杜家毅杜家毅(?-),原名杜鹏,生于上海,中国电影演员、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他导演的首部电影是2011年的《转山》。他小学毕业、初中肄业,就读职业高中时因打架而被退学。
  • 葛晓燕葛晓燕(1964年12月-),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二级大法官,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西省代表。2018年,葛晓燕被选为江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
  • 高阿育高阿育,是13世纪大理国点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人氏,高泰明玄孙,高明清曾孙,高逾城生之孙,第十代中国公。1176年,高观音妙(高泰明叔父高升祥的后代观音派)从白崖起兵,废黜中国公高寿昌,自立
  • 北方谦三北方谦三(1947年10月26日-)是一位日本小说家。北方谦三出生于佐贺县唐津市,曾祖父于唐津市经营点心店。就读小学5年级时,北方谦三全家移居神奈川县川崎市,之后毕业于芝学园、中央
  • 群马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部群马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部(日语:群馬大学医療技術短期大学部/ぐんまだいがくいりょうぎじゅつたんきだいがくぶ  *),简称医短,是过去一所位于日本群马县前桥市的国立短期大学
  • 唐介唐介(1010年-1069年),字子方,荆州江陵人,北宋官员。五豸唐门人物之一。父唐拱曾官漳州兵马监押,死后两袖清风,唐介虽年幼,却谢绝各方援助。长大后历官沅江县知县、岳州知州。仁宗时,任丘(今属河北)县令、德州通判,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张尧佐、文彦博。被贬为春州(今广东春阳)别驾,次日改置英州(今广东英德县)。朝臣皆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治平元年(1064年)起为御史中丞。熙宁元年(1068年)担任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唐介以为“安石好学而泥古,议论迂阔”,多次与之争论,“不胜愤,疽发于背,薨。